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电力参数监测技术现状及趋势 | 第11-17页 |
1.2.1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 第11-15页 |
1.2.2 国内外电力参数监测技术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2.3 电力参数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虚拟仪器技术现状及趋势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常用电力参数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19-29页 |
2.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电力参数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2.1.1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19-21页 |
2.1.2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21-23页 |
2.2 其他电力参数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2.2.1 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参数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2.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电力参数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力参数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3 几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采样理论与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析 | 第29-41页 |
3.1 交流采样理论 | 第29-32页 |
3.1.1 采样定理概述 | 第29-30页 |
3.1.2 采样实现方法的选择 | 第30-32页 |
3.2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连续时间信号时遇到的问题 | 第32-36页 |
3.2.1 混叠现象 | 第32-34页 |
3.2.2 频谱泄露现象 | 第34-36页 |
3.2.3 栅栏效应 | 第36页 |
3.3 加窗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电力参数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49页 |
4.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41页 |
4.2 电力参数监测系统硬件组成部分 | 第41-47页 |
4.2.1 电压电流互感器 | 第41-42页 |
4.2.2 信号调理单元 | 第42-43页 |
4.2.3 数据采集单元 | 第43-47页 |
4.2.4 计算机接口 | 第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电力参数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75页 |
5.1 LabVIEW开发平台的简介 | 第49-52页 |
5.1.1 LabVIEW的功能特点 | 第49-50页 |
5.1.2 LabVIEW的程序结构 | 第50-52页 |
5.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52-53页 |
5.3 电力参数监测系统软件组成部分 | 第53-73页 |
5.3.1 设备驱动程序的组态 | 第53-55页 |
5.3.2 用户权限与密码设定 | 第55-56页 |
5.3.3 数据采集的软件实现 | 第56-57页 |
5.3.4 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的测量 | 第57-60页 |
5.3.5 频率的测量 | 第60-61页 |
5.3.6 功率的测量 | 第61-64页 |
5.3.7 谐波的测量 | 第64-66页 |
5.3.8 三相不平衡度的测量 | 第66-68页 |
5.3.9 数据存储与查询 | 第68-69页 |
5.3.10 报表生成与数据打印 | 第69-70页 |
5.3.1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