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问题提出第13页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3-15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经营模式借鉴第15-28页
    2.1 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第15-19页
        2.1.1 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第15-16页
        2.1.2 农业保险的分类第16页
        2.1.3 农业保险的特点第16-18页
        2.1.4 农业保险的作用第18-19页
    2.2 国内外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经验借鉴第19-28页
        2.2.1 国外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主要经营模式及特征第19-22页
        2.2.2 国内有代表性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第22-26页
        2.2.3 对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探索的启示第26-28页
第3章 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6页
    3.1 PL保险公司概况第28-29页
    3.2 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第29-34页
        3.2.1 恢复试办阶段第29页
        3.2.2 市场运作阶段第29-30页
        3.2.3 探索尝试阶段第30-31页
        3.2.4 高速发展阶段第31-34页
    3.3 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4-36页
        3.3.1 缺乏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约束机制第34页
        3.3.2 承保机构管理水平不高第34-35页
        3.3.3 农户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严重第35页
        3.3.4 缺少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第35-36页
第4章 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分析第36-44页
    4.1 从PL保险公司供给角度的制约因素分析第36-41页
        4.1.1 PL保险公司的商业性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难以调和第36-37页
        4.1.2 PL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费率精算和风险分散难以确定第37页
        4.1.3 农业保险产品责任范围与农民的实际需求难以符合第37-39页
        4.1.4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比较严重第39-41页
    4.2 从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角度的制约因素分析第41-44页
        4.2.1 农民保险意识淡薄阻碍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第41-42页
        4.2.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较低限制农户购买能力第42-43页
        4.2.3 农业保险费率过高和定损理赔难导致农民有效需求难以实现第43-44页
第5章 促进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4-52页
    5.1 进一步清晰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目标与模式第44-45页
        5.1.1 农业保险发展目标第44页
        5.1.2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第44-45页
    5.2 完善PL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流程第45-49页
        5.2.1 完善承保业务流程第45-47页
        5.2.2 完善理赔业务流程第47-49页
    5.3 完善适于业务流程的组织机构及资金保障第49-50页
    5.4 健全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第50-51页
    5.5 建立农业巨灾损失基金和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2页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52-53页
    6.3 今后工作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件:辽宁农户农业风险与防范情况调查问卷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VPWM三电平整流器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力参数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