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1 微电网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2 微电网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方式 | 第12-14页 |
1.1.3 国外微电网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1.4 微电网在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2 微电网中逆变器控制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18-21页 |
第2章 适用于微电网中的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21-33页 |
2.1 逆变器的并联组网结构及原理 | 第21-22页 |
2.2 传统的分布式发电控制技术 | 第22-23页 |
2.3 微电网中的功率传输特性 | 第23-24页 |
2.4 微电网中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24-31页 |
2.4.1 传统下垂控制策略 | 第25-27页 |
2.4.2 PQ控制策略 | 第27-29页 |
2.4.3 U/f控制策略 | 第29-30页 |
2.4.5 不同运行模式下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选择 | 第30-31页 |
2.4.6 控制电压型并网/孤岛双模式控制策略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微电网中双模式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3-51页 |
3.1 控制电压型并网/孤岛双模式控制策略 | 第33-39页 |
3.1.1 孤岛状态可调额定电压/频率给定下垂控制 | 第34-38页 |
3.1.2 并网状态功率控制 | 第38-39页 |
3.2 幅相控制策略 | 第39-43页 |
3.3 并网/孤岛双模式的切换过程 | 第43-45页 |
3.3.1 切换过程 | 第43-44页 |
3.3.2 同步环 | 第44-45页 |
3.4 系统仿真 | 第45-50页 |
3.4.1 系统仿真模型 | 第45-46页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逆变器系统硬件设计 | 第51-63页 |
4.1 逆变器的主电路 | 第52-56页 |
4.1.1 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52-53页 |
4.1.2 IGBT器件的选择 | 第53-54页 |
4.1.3 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 第54-56页 |
4.2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6-62页 |
4.2.1 电源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4.2.2 复位电路设计 | 第58页 |
4.2.3 通讯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4.2.4 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59-61页 |
4.2.5 上位机触摸屏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逆变器系统软件设计 | 第63-81页 |
5.1 逆变器软件系统架构 | 第63-65页 |
5.2 系统各部分软件设计 | 第65-78页 |
5.2.1 EVA定时器下溢中断模块 | 第65页 |
5.2.2 A/D中断模块 | 第65-66页 |
5.2.3 数字低通滤波器 | 第66-68页 |
5.2.4 保护模块 | 第68-70页 |
5.2.5 数字PID模块 | 第70-71页 |
5.2.6 外环功率控制模块 | 第71-73页 |
5.2.7 可调额定电压/频率给定的下垂控制模块 | 第73-74页 |
5.2.8 幅相控制与虚拟阻抗模块 | 第74-75页 |
5.2.9 PWM模块 | 第75-76页 |
5.2.10 modbus通讯程序设计 | 第76-78页 |
5.2.11 逆变器模式切换过程程序设计 | 第78页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