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敞车论文

基于线路试验的C80车体结构载荷谱与动应力响应分析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C80敞车简介第14-16页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页
        1.5.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2 C80型敞车专用线路车体载荷谱试验研究第19-43页
    2.1 车体载荷的线路测试第19-24页
        2.1.1 试验方案第20-21页
        2.1.2 设备安装第21-23页
        2.1.3 数据采集第23-24页
    2.2 车体载荷谱的编制第24-41页
        2.2.1 雨流计数法的原理第25-27页
        2.2.2 载荷谱的编制理论第27页
        2.2.3 实测一维载荷谱的编制第27-34页
        2.2.4 实测二维载荷谱的编制第34-41页
    2.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车体运动状况与车体载荷的关系第43-57页
    3.1 车体典型运动工况第43-47页
        3.1.1 车体浮沉运动第44页
        3.1.2 车体点头运动第44-45页
        3.1.3 车体侧滚运动第45-46页
        3.1.4 车体扭转运动第46-47页
    3.2 不同线路对车体的影响第47-55页
        3.2.1 车体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第47-49页
        3.2.2 车体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第49-50页
        3.2.3 车体测点选取第50-53页
        3.2.4 不同路段对车体疲劳强度影响第53-55页
    3.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车体有限元分析第57-77页
    4.1 C80车体性能和结构参数第57-58页
    4.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8-60页
    4.3 车体静力学分析计算第60-68页
        4.3.1 浮沉载荷计算第60-61页
        4.3.2 纵向载荷计算第61-63页
        4.3.3 扭转载荷计算第63页
        4.3.4 侧滚载荷计算第63-66页
        4.3.5 载荷-应力传递系数第66-68页
    4.4 车体模态分析第68-71页
        4.4.1 模态分析过程第68-69页
        4.4.2 模态分析结果第69-71页
    4.5 频谱分析第71-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车体疲劳损伤分析第77-89页
    5.1 车体实测应力谱损伤计算第77-78页
    5.2 车体实测载荷谱损伤计算第78-82页
    5.3 车体损伤一致性校准第82-84页
    5.4 基于校准载荷谱的车体典型部位疲劳寿命分析第84-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6.1 结论第89页
    6.2 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93-9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S民用L2C信号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