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空间视野下的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研究--以Q村和Y村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6-25页
    1.1 选题背景第16-18页
    1.2 选题意义第18-19页
        1.2.1 理论意义第18页
        1.2.2 实践意义第18-19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5页
        1.4.1 案例地情况第21-23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2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5-49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5-31页
        2.1.1 乡村旅游概念辨析第25-29页
        2.1.2 乡村旅游社区概念第29-31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31-49页
        2.2.1 国外研究综述第31-41页
        2.2.2 国内研究综述第41-47页
        2.2.3 研究评述第47-49页
第3章 空间:一个理解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框架第49-66页
    3.1 地理学空间的“社会转向”第49-54页
        3.1.1 传统地理学的空间观第49-50页
        3.1.2 地理学空间“社会转向”的背景第50-51页
        3.1.3 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观第51-54页
    3.2 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现有解释理论第54-59页
        3.2.1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假说第54-55页
        3.2.2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第55-57页
        3.2.3 制度变迁理论第57-58页
        3.2.4 权力关系与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理论第58-59页
    3.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59-66页
        3.3.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分析的浮现第59-62页
        3.3.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分析框架的内涵第62-66页
第4章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演化经济地理分析第66-104页
    4.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概念及内涵第66-67页
    4.2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形成及演化第67-75页
        4.2.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现有解释第67-69页
        4.2.2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第69-71页
        4.2.3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及机制第71-75页
    4.3 案例研究:Q村和Y村对比研究第75-104页
        4.3.1 Q村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及机制第75-91页
        4.3.2 Y村景观空间形成及演化第91-101页
        4.3.3 主要结论第101-104页
第5章 乡村旅游社区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事件分析第104-148页
    5.1 乡村旅游社区社会空间的概念及内涵第104-106页
    5.2 乡村旅游社区社会空间的形成及演化第106-114页
        5.2.1 乡村社区社会空间演化的现有解释第106-109页
        5.2.2 乡村旅游社区社会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第109-111页
        5.2.3 乡村旅游社区社会空间演化的基本逻辑第111-114页
    5.3 案例研究第114-148页
        5.3.1 从整合到对立:Q村选举风波的“过程—事件”分析第115-128页
        5.3.2 从整合到锁定:集体经济模式下的Y村社会空间演化第128-146页
        5.3.3 主要结论第146-148页
第6章 乡村旅游社区制度空间演化:农家乐管理制度分析第148-174页
    6.1 乡村旅游社区制度空间的概念及内涵第148-150页
    6.2 乡村旅游社区制度空间的形成及演化第150-158页
        6.2.1 研究对象:农家乐管理制度第150-151页
        6.2.2 乡村旅游社区制度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第151-152页
        6.2.3 乡村旅游社区制度空间演化的基本逻辑第152-158页
    6.3 案例研究第158-174页
        6.3.1 农家乐起步阶段经营管理制度:1999-2006第158-160页
        6.3.2 农家乐经营管理制度的巨变:2007第160-161页
        6.3.3 农家乐管理制度空间演化的逻辑第161-174页
第7章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基于共同演化理论第174-209页
    7.1 共同演化理论与旅游目的地演化第174-177页
        7.1.1 共同演化理论内涵及特征第174-175页
        7.1.2 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的研究第175-177页
    7.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及演化机制第177-184页
        7.2.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概念及内涵第177-179页
        7.2.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思维构架第179-180页
        7.2.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第180-184页
    7.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案例分析第184-204页
        7.3.1 Q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分析第185-196页
        7.3.2 Y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分析第196-203页
        7.3.3 Q村和Y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启示第203-204页
    7.4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良性演化的路径选择第204-209页
第8章 结论及展望第209-214页
    8.1 主要结论第209-212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212-213页
    8.3 研究展望第213-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4页
附录第224-225页
后记第225-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以上海为例
下一篇:现代色谱及联用技术在抗生素药品杂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