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1.1 无花果资源及利用现状 | 第10-13页 |
1.1.1 无花果的营养价值 | 第10-11页 |
1.1.2 无花果的药用价值 | 第11页 |
1.1.3 无花果加工利用现状 | 第11-13页 |
1.2 乳酸菌及其应用进展 | 第13-16页 |
1.2.1 乳酸菌及其生理功能 | 第13-14页 |
1.2.2 乳酸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 第14-15页 |
1.2.3 乳酸菌发酵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抗氧化概述 | 第16-19页 |
1.3.1 抗氧化物质 | 第17-18页 |
1.3.2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及应用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1 无花果 | 第21页 |
2.1.2 菌种 | 第21页 |
2.2 培养基 | 第21页 |
2.3 试剂与设备 | 第21-22页 |
2.3.1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3.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2-27页 |
2.4.1 发酵菌种筛选及鉴定 | 第22页 |
2.4.2 无花果汁料水比确定 | 第22-23页 |
2.4.3 发酵菌种驯化 | 第23页 |
2.4.4 发酵菌种的确定 | 第23页 |
2.4.5 混料设计优化发酵菌种配比 | 第23页 |
2.4.6 无花果汁乳酸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23-24页 |
2.4.7 无花果乳酸菌发酵液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 第24-25页 |
2.4.8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2.5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6页 |
3.1 发酵菌种筛选及鉴定 | 第28-30页 |
3.1.1 高产酸菌株的筛选 | 第28页 |
3.1.2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28-29页 |
3.1.3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9-30页 |
3.2 无花果汁料水比的确定 | 第30页 |
3.3 发酵菌种的确定 | 第30-31页 |
3.4 混料设计优化发酵菌种配比 | 第31-37页 |
3.4.1 活菌数和产酸量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3.4.2 不同菌种配比对发酵液活菌数和乳酸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3 发酵剂配比优化及验证试验 | 第36-37页 |
3.5 无花果汁乳酸菌发酵工艺研究 | 第37-42页 |
3.5.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5.2 无花果汁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设计 | 第39-42页 |
3.6 无花果乳酸菌发酵液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 第42-46页 |
3.6.1 不同样品对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 | 第42-43页 |
3.6.2 不同样品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3-44页 |
3.6.3 不同样品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4页 |
3.6.4 不同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关于无花果汁乳酸发酵菌种的探讨 | 第46-47页 |
4.2 关于无花果汁制备和发酵工艺的探讨 | 第47页 |
4.3 关于发酵液抗氧化性研究的探讨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