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内蒙古中温型草原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25页
        1.1.1 内蒙古草原概况第13-14页
        1.1.2 丛枝菌根真菌简介第14-21页
        1.1.3 丛枝菌根真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理生态功能第21-25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第27-33页
    2.1 研究内容第27-29页
        2.1.1 研究内容第27页
        2.1.2 技术路线第27-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3页
        2.2.1 样品采集第29页
        2.2.2 AM真菌孢子分离与鉴定第29页
        2.2.3 球囊霉素的测定第29-30页
        2.2.4 侵染率和根外菌丝的测定第30页
        2.2.5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测定第30页
        2.2.6 土壤酶含量测定第30页
        2.2.7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第30页
        2.2.8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30页
        2.2.9 数理统计第30-31页
        2.2.10 总DNA的提取、PCR反应与序列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109页
    3.1 荒漠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33-52页
        3.1.1 样地概况第33-34页
        3.1.2 群落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34-39页
        3.1.3 常见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39-43页
        3.1.4 常见植物菌根侵染率第43-44页
        3.1.5 土壤根外菌丝长度密度第44页
        3.1.6 土壤AM真菌囊霉素含量第44-46页
        3.1.7 土壤酶含量第46-47页
        3.1.8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微生物量第47-48页
        3.1.9 土壤理化性质第48-50页
        3.1.10 荒漠草原群落AM真菌、球囊霉素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第50-52页
    3.2 典型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52-77页
        3.2.1 样地概况第52-54页
        3.2.2 群落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54-60页
        3.2.3 常见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60-66页
        3.2.4 常见植物菌根侵染率第66-67页
        3.2.5 土壤根外菌丝长度密度第67-68页
        3.2.6 土壤AM真菌球囊霉素含量第68-69页
        3.2.7 土壤酶含量第69-70页
        3.2.8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微生物量第70-71页
        3.2.9 土壤理化性质第71-73页
        3.2.10 典型草原群落AM真菌、球囊霉素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第73-75页
        3.2.11 白音锡勒不同典型草原群落葱属植物根内AM真菌18SrDNA多态性分析第75-77页
    3.3 草甸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77-94页
        3.3.1 样地概况第77-78页
        3.3.2 群落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78-82页
        3.3.3 常见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82-85页
        3.3.4 常见植物菌根侵染率第85-86页
        3.3.5 土壤根外菌丝长度密度第86-87页
        3.3.6 土壤AM真菌球囊霉素含量第87-88页
        3.3.7 土壤酶含量第88-89页
        3.3.8 可培养微生物及微生物量第89-90页
        3.3.9 土壤理化性质第90-92页
        3.3.10 草甸草原群落AM真菌、球囊霉素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第92-94页
    3.4 森林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94-103页
        3.4.1 样地概况第94-95页
        3.4.2 群落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95-97页
        3.4.3 常见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第97-99页
        3.4.4 常见植物菌根侵染率第99页
        3.4.5 土壤根外菌丝长度密度及AM真菌球囊霉素含量第99-100页
        3.4.6 土壤酶含量第100页
        3.4.7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微生物量第100-101页
        3.4.8 土壤理化性质第101页
        3.4.9 森林草原群落AM真菌、球囊霉素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第101-103页
    3.5 内蒙古中温型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差异第103-109页
        3.5.1 AM真菌种类和相对多度的差异第103-105页
        3.5.2 AM真菌的频度、密度、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差异第105-106页
        3.5.3 AM真菌根外菌丝长度密度和球囊霉素含量的差异第106-107页
        3.5.4 AM真菌菌根侵染率的差异第107-108页
        3.5.5 草原群落类型与土壤深度对AM真菌多样性、根外菌丝长度密度和球囊霉素的影响第108-109页
第四章 讨论第109-122页
    4.1 荒漠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第109-111页
        4.1.1 荒漠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第109-110页
        4.1.2 荒漠草原群落常见植物AM真菌共生特征第110页
        4.1.3 荒漠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110-111页
    4.2 典型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第111-114页
        4.2.1 典型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第111页
        4.2.2 典型草原群落常见植物AM真菌共生特征第111-112页
        4.2.3 典型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112页
        4.2.4 典型草原群落葱属植物AM真菌18SrDNA序列分析第112-114页
    4.3 草甸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第114-116页
        4.3.1 草甸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第114页
        4.3.2 草甸草原群落常见植物AM真菌共生特征第114-115页
        4.3.3 草甸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115-116页
    4.4 森林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第116-118页
        4.4.1 森林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第116页
        4.4.2 森林草原群落常见植物AM真菌共生特征第116-117页
        4.4.3 森林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及相关因子第117-118页
    4.5 内蒙古中温型草原群落AM真菌多样性、菌根侵染率和球囊霉素差异第118-122页
        4.5.1 AM真菌多样性差异第118-119页
        4.5.2 常见植物AM真菌共生特征差异第119-120页
        4.5.3 AM真菌根外菌丝长度密度及球囊霉素差异第120页
        4.5.4 草原群落类型和土壤深度对AM真菌多样性、根外菌丝长度密度和球囊霉素的影响及其指导作用第120-12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性第122-124页
    5.1 结论第122-123页
    5.2 创新性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级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结构调控及药物缓释和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花生红衣原花青素化学成分、衍生物和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