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方言语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 第8页 |
第二节 宿松方言概况 | 第8-10页 |
第三节 宿松方言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目标、材料 | 第11-14页 |
第五节 发音合作人简介及语料来源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宿松方言音系 | 第16-42页 |
第一节 宿松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第16-18页 |
一 声母 | 第16页 |
二 韵母 | 第16-18页 |
三 声调 | 第18页 |
第二节 声韵配合关系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同音字汇 | 第19-42页 |
第三章 宿松方言音系的历史演变 | 第42-61页 |
第一节 声母的历史演变 | 第42-47页 |
第二节 韵母的历史演变 | 第47-59页 |
第三节 声调的历史演变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宿松方言内部语音差异 | 第61-69页 |
第一节 知庄章精组和见系的分合 | 第61-64页 |
第二节 见组开口一二等今读齐齿的读音类型 | 第64-69页 |
第五章 宿松方言与周边地区方言的比较研究 | 第69-92页 |
第一节 皖鄂交界地区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与分化 | 第69-74页 |
一 知庄组不同的分合方式 | 第69-72页 |
二 庄组二三等分立与内外转 | 第72-74页 |
第二节 皖鄂交界地区的(?)韵系 | 第74-82页 |
第三节 哈泰和覃谈的分合 | 第82-85页 |
第四节 支微入鱼 | 第85-88页 |
第五节 移民与方言演变 | 第88-92页 |
一 两宋之前移民与客、赣、通泰、晋西南方言 | 第88-90页 |
二 明初赣民北迁与皖鄂交界地区方言 | 第90-9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一 专著 | 第93-95页 |
二 论文 | 第95-99页 |
后记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