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投资组合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3-49页 |
·相关研究文献的学术谱系图 | 第23-24页 |
·常见投资组合模型回顾 | 第24-39页 |
·标准金融投资组合模型回顾 | 第24-33页 |
·行为金融投资组合理论及模型 | 第33-38页 |
·投资组合理论及模型总结 | 第38-39页 |
·基于情绪的选择决策行为神经科学研究 | 第39-41页 |
·基于情绪的选择决策行为心理学研究 | 第41-43页 |
·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讨论 | 第43-47页 |
·情绪度量的直接调查指标 | 第44-45页 |
·情绪度量的间接指标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个股情绪及股指期货市场情绪的度量 | 第49-75页 |
·个股情绪的度量 | 第49-60页 |
·个股情绪复合指标 CIISS 的构建 | 第50-52页 |
·个股情绪的特征 | 第52-56页 |
·个股情绪对个股收益的冲击分析 | 第56-60页 |
·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情绪度量 | 第60-73页 |
·股指期货市场情绪的度量——多空不均衡指标 | 第61-64页 |
·数据与统计性描述 | 第64-66页 |
·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 | 第66-71页 |
·结论的稳健性检验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基于情绪风险厌恶系数的投资组合模型 | 第75-93页 |
·情绪风险厌恶系数矩阵 | 第75-78页 |
·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构建 | 第78-86页 |
·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78-80页 |
·具体数值算例 | 第80-82页 |
·本地偏好异象的解释 | 第82-84页 |
·有效边界 | 第84-86页 |
·包含无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构建 | 第86-91页 |
·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86-87页 |
·有效边界 | 第87-88页 |
·具体数值算例 | 第88-90页 |
·实证检验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基于情绪认知的投资组合模型 | 第93-116页 |
·情绪认知收益与情绪认知风险 | 第93-94页 |
·情绪认知占优准则 | 第94-97页 |
·基于情绪认知的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模型 | 第97-107页 |
·卖空限制下的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模型 | 第97-102页 |
·无卖空限制的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模型 | 第102-107页 |
·包含无风险资产的基于情绪认知投资组合模型 | 第107-115页 |
·卖空限制下含无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模型 | 第108-110页 |
·无卖空限制、包含无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模型 | 第110-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基于情绪价值离差的投资组合模型 | 第116-128页 |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价值函数修正 | 第117-120页 |
·价值函数 | 第117-118页 |
·情绪价值函数 | 第118-120页 |
·基于情绪价值离差的投资组合模型 | 第120-124页 |
·模型构建 | 第120-121页 |
·模型求解及现实意义 | 第121-124页 |
·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124-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七章 基于二元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 | 第128-134页 |
·模型假设 | 第128页 |
·基于二元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构建及求解 | 第128-131页 |
·模型构建 | 第128-129页 |
·模型求解 | 第129-130页 |
·基于二元情绪的投资组合有效边界 | 第130-131页 |
·模型的数值算例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八章 情绪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134-145页 |
·情绪资本市场线 | 第135-139页 |
·情绪资本市场线的推导 | 第135-137页 |
·情绪资本市场线的数值算例 | 第137-139页 |
·情绪证券市场线 | 第139-142页 |
·情绪证券市场线的推导 | 第139-141页 |
·情绪证券市场线的性质及数值算例 | 第141-142页 |
·SCAPM 与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比较 | 第142-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结论 | 第145-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1-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附件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