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NA模型对初中“一元二次方程”内容进行认知诊断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认知诊断的源起 | 第14-15页 |
一、经典测验理论 | 第14-15页 |
二、项目反应理论 | 第15页 |
第二节 认知诊断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一、认知诊断 | 第15-16页 |
二、认知属性 | 第16页 |
三、Q矩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认知诊断模型 | 第17-19页 |
一、线性Logistic模型 | 第17-18页 |
二、规则空间模型 | 第18页 |
三、DINA模型 | 第18-19页 |
第四节 认知诊断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第五节 认知诊断基本过程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3-25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一、施测内容 | 第24页 |
二、测试对象 | 第2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实施过程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确定认知属性 | 第25-28页 |
第二节 编制认知诊断测试卷 | 第28-29页 |
一、建立Q矩阵 | 第28-29页 |
二、测试卷的编码 | 第29页 |
第三节 预测试的处理 | 第29-33页 |
一、测试卷信度的检验 | 第29-30页 |
二、测试卷难度的检验 | 第30-31页 |
三、测试卷区分度的检验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33-50页 |
第一节 总体的定量分析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对被试潜在知识状态的诊断 | 第37-48页 |
一、4个班级被试对各属性的掌握概率 | 第37-39页 |
二、4个班级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的识别 | 第39-46页 |
三、4个班级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的归类 | 第46-48页 |
第三节 DINA模型的诊断参数估计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第50-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第51-52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1 | 第56-58页 |
附录2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