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1.1 RFID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第14-16页
    1.2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RFID室内定位技术相关工作第19-34页
    2.1 常用的无线定位技术第19-21页
    2.2 基于测距的室内定位方案第21-28页
        2.2.1 基于TOA方法的定位技术第21-22页
        2.2.2 基于TDOA方法的定位技术第22-24页
        2.2.3 基于AOA方法的定位技术第24-25页
        2.2.4 基于RSSI方法的定位技术第25-28页
        2.2.5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比较第28页
    2.3 无需测距的定位方案第28-30页
        2.3.1 Centroid算法第29页
        2.3.2 DV-hop算法第29-30页
        2.3.3 APIT定位算法第30页
    2.4 经典的LANDMARC定位方案第30-32页
    2.5 室内定位方案的评价标准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梯度博弈的RFID室内定位方法第34-45页
    3.1 问题描述第34-35页
    3.2 多边形室内空间部署和相关定义第35-37页
        3.2.1 多边形室内空间部署第35-36页
        3.2.2 相关定义第36-37页
    3.3 基于博弈论的定位方法第37-41页
        3.3.1 定位原理第37页
        3.3.2 基于测距的区域算法第37-38页
        3.3.3 基于博弈论的迭代算法第38-41页
    3.4 实验与性能评估第41-44页
        3.4.1 室内阅读器数量对算法精度影响第41页
        3.4.2 迭代步长对算法精度影响第41-42页
        3.4.3 定位算法比较第42-43页
        3.4.4 迭代步长对算法稳定性影响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感知规则集策略的约束空间RFID室内符号定位方法第45-56页
    4.1 问题描述第45-46页
    4.2 长形约束空间部署和符号定义第46-48页
        4.2.1 长形约束空间部署第46-47页
        4.2.2 相关符号定义第47-48页
    4.3 室内符号定位方案第48-53页
        4.3.1 定位原理第48-50页
        4.3.2 感知规则集第50-53页
    4.4 实验与性能评估第53-55页
        4.4.1 基于不同感知规则集策略的定位方法对比第53-54页
        4.4.2 基于不同感知规则集策略的移动点对比第54页
        4.4.3 基于不同感知规则集策略的范围误差影响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基于多普勒模型的受限室内空间RFID定位方法第56-69页
    5.1 问题描述第56-57页
    5.2 多普勒模型第57-58页
    5.3 线状空间部署和符号定义第58-59页
        5.3.1 线状空间部署第59页
        5.3.2 相关符号定义第59页
    5.4 线性结构室内空间定位方法第59-65页
        5.4.1 线状空间多普勒模型调整第59-61页
        5.4.2 线状空间区域计算方法第61-63页
        5.4.3 位置调整与修正第63-65页
    5.5 实验与性能评估第65-68页
        5.5.1 定位算法比较第66-67页
        5.5.2 调节步长对算法精度影响第67页
        5.5.3 阅读器间距对算法精度影响第67-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9-71页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69-70页
    6.2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直觉主义时序逻辑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现状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