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8页 |
1.1.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常见病害 | 第12-13页 |
1.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铺装常见病害 | 第13-16页 |
1.1.3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2页 |
1.2.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及疲劳细节优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材料和典型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2.3 钢-混凝土组合板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2.4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体系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2.5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体系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2-36页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二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构造要求及控制指标 | 第36-47页 |
2.1 组合桥面结构和组合(复合)铺装结构 | 第36-37页 |
2.1.1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 | 第36-37页 |
2.1.2 组合(复合)铺装结构 | 第37页 |
2.2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构造要求 | 第37-44页 |
2.2.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要求 | 第37-40页 |
2.2.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构造要求 | 第40-41页 |
2.2.3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构造要求 | 第41-44页 |
2.3 基于铺装一体化的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控制指标 | 第44-46页 |
2.3.1 混凝土刚性基层最大拉应力 σ_(ct) | 第44-45页 |
2.3.2 沥青铺装层最大拉应力 σ_(at) | 第45页 |
2.3.3 混凝土刚性基层与钢顶板间界面最大剪应力 τ1 | 第45页 |
2.3.4 混凝土刚性基层与沥青铺装层间界面最大剪应力 τ2 | 第45页 |
2.3.5 钢顶板与纵肋焊缝最大mises应力 σ_d | 第45-46页 |
2.3.6 过焊孔最大mises应力 σ_h | 第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 第47-68页 |
3.1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足尺模型试验 | 第47-59页 |
3.1.1 试验概况 | 第47-53页 |
3.1.2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3-59页 |
3.2 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 第59-66页 |
3.2.1 有限元模型 | 第59-60页 |
3.2.2 计算分析 | 第60-6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第68-96页 |
4.1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力学性能控制指标单参数分析 | 第68-77页 |
4.1.1 有限元模型 | 第68页 |
4.1.2 加载及加载工况 | 第68-70页 |
4.1.3 最不利荷位确定 | 第70-74页 |
4.1.4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力学性能单参数分析 | 第74-77页 |
4.2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力学控制指标多参数回归分析 | 第77-94页 |
4.2.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第77-79页 |
4.2.2 线性回归及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 第79-82页 |
4.2.3 控制指标多参数线性回归分析 | 第82-9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刚性基层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影响 | 第96-123页 |
5.1 概述 | 第96-101页 |
5.1.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96-97页 |
5.1.2 计算模型 | 第97-99页 |
5.1.3 应力关注部位 | 第99页 |
5.1.4 轮压荷载 | 第99-100页 |
5.1.5 加载荷位工况 | 第100-101页 |
5.2 刚性基层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101-112页 |
5.2.1 刚性基层对闭口肋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5.2.2 刚性基层对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5.2.3 刚性基层厚度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5.2.4 刚性基层弹性模量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5.3 刚性基层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 第112-121页 |
5.3.1 热点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 | 第112-113页 |
5.3.2 结构建模 | 第113-115页 |
5.3.3 应力集中系数分析 | 第115-119页 |
5.3.4 刚性基层厚度对关注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119-120页 |
5.3.5 刚性基层弹性模量对关注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120-12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六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理论分析 | 第123-155页 |
6.1 概述 | 第123-124页 |
6.2 正弯矩区组合桥面系解析分析 | 第124-131页 |
6.2.1 组合桥面系纵向分析 | 第124-129页 |
6.2.2 组合桥面系横向分析 | 第129-131页 |
6.3 负弯矩区组合桥面系解析分析 | 第131-136页 |
6.3.1 组合桥面系纵向分析 | 第131-134页 |
6.3.2 组合桥面系横向分析 | 第134-136页 |
6.4 组合桥面系纵横向承载能力和界面剪应力分析探讨 | 第136-149页 |
6.4.1 典型桥例分析 | 第136-140页 |
6.4.2 参数分析 | 第140-149页 |
6.5 组合桥面系局部刚度分析 | 第149-153页 |
6.5.1 参数设置 | 第149-150页 |
6.5.2 规范计算局部挠度 | 第150-152页 |
6.5.3 承载能力状态局部挠度 | 第152-15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53-1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