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水泥基材料钙溶蚀的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水泥基材料中的钙溶蚀现象与机理 | 第10-11页 |
1.2.2 钙溶蚀的试验方法 | 第11-14页 |
1.2.3 钙溶蚀的表征方法 | 第14-15页 |
1.2.4 钙溶蚀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5 水泥基材料中钙溶蚀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2.6 水泥基材料的钙溶蚀模型 | 第17-19页 |
1.3 矿物掺合料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原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4-31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4-25页 |
2.2 硬化水泥浆体的配比与制备过程 | 第25-27页 |
2.3 溶蚀实验方法 | 第27页 |
2.4 溶蚀损伤表征方法 | 第27-31页 |
2.4.1 称重法测质量损失 | 第27页 |
2.4.2 酚酞指示剂法 | 第27-28页 |
2.4.3 X-CT成像法 | 第28页 |
2.4.4 超声波无损检测法 | 第28-29页 |
2.4.5 MIP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粉煤灰对硬化水泥浆体抗钙溶蚀性能的影响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3.2.1 样品配比和加速溶蚀实验 | 第32页 |
3.2.2 样品分析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3.3.1 不同掺量FA对硬化水泥浆体抗钙溶蚀性能的影响 | 第33-43页 |
3.3.2 养护龄期对不同掺量FA-硬化水泥浆体抗溶蚀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硅灰及粒化矿渣对硬化水泥浆体抗钙溶蚀性能的影响 | 第47-64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案 | 第47-4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63页 |
4.3.1 不同掺量的SF或SL对硬化水泥浆体抗钙溶蚀性能的影响 | 第49-57页 |
4.3.2 MIP法表征浆体的孔结构 | 第57-59页 |
4.3.3 FA与SF、SL对硬化水泥浆体抗溶蚀能力的对比 | 第59页 |
4.3.4 水胶比对硬化水泥浆体抗溶蚀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基于X-CT对水泥基材料中各物相的灰度标定方法 | 第64-77页 |
5.1 引言 | 第64-65页 |
5.2 线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过程 | 第65-67页 |
5.3 实验与方法 | 第67-68页 |
5.3.1 材料 | 第67-68页 |
5.3.2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5.4.1 参数A和B的确定 | 第68-69页 |
5.4.2 水泥基材料中主要物相的灰度值标定 | 第69-74页 |
5.4.3 标定方法及结果的通用性讨论 | 第74-75页 |
5.4.4 潜在应用 | 第75-76页 |
5.5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