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緒論 | 第12-35页 |
第一節 《晉書》的基本概況 | 第12-16页 |
一、重修《晉書》的緣由 | 第12-14页 |
二、《晉書》的修訂狀況 | 第14-16页 |
第二節 《晉書》選材對《晉書音義》的影響 | 第16-20页 |
一、對《音義》揭示語音現象的影響 | 第16-18页 |
二、對《音義》保存文字現象的影響 | 第18-20页 |
第三節 何超及《晉書音義》 | 第20-29页 |
一、何超個人簡介 | 第20-21页 |
二、《晉書音義》的體例 | 第21-23页 |
三、《晉書音義》的流傳狀況 | 第23-29页 |
第四節 《晉書音義》研究概况及本文研究方法和相關概念 | 第29-35页 |
一、《晉書音義》的研究成果 | 第29-30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向、目的及方法 | 第30-34页 |
三、相關概念說明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晉書音義》首音研究 | 第35-55页 |
第一節 首音音切的數據統計 | 第36-42页 |
一、音注術語的數據分析 | 第36-38页 |
二、重複作注原因及數據統計 | 第38-42页 |
第二節 首音音切的作用分析 | 第42-48页 |
一、首音音切純粹標注被注字的讀音 | 第42-44页 |
二、首音音切起著辨析音、形的作用 | 第44-47页 |
三、首音音切起著解釋詞義的作用 | 第47-48页 |
第三節 首音音義對應失誤 | 第48-53页 |
第四節 首音研究小結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晉書音義》又音研究 | 第55-73页 |
第一節 又音音切的數據統計 | 第56-57页 |
第二節 又音音切的作用分析 | 第57-69页 |
一、又音用於對首音進行補充說明 | 第58-59页 |
二、又音用於與首音進行對比參照 | 第59-61页 |
三、又音起著區別新詞新義的作用 | 第61-69页 |
第三節 又音研究小結 | 第69-73页 |
第四章 《晉書音義》引文研究 | 第73-88页 |
第一節 引文數據分析 | 第73-75页 |
第二節 引文目的探究 | 第75-82页 |
一、引文用於證明音切 | 第75-77页 |
二、引文用於辨析讀音 | 第77-79页 |
三、引文用於辨析字形 | 第79-81页 |
四、引文用於解釋詞義 | 第81-82页 |
第三節 引文的缺失 | 第82-85页 |
第四節 引文研究小結 | 第85-88页 |
第五章 《晉書音義》對完善《漢語大字典》的意義 | 第88-102页 |
第一節 增補漏字 | 第89-90页 |
第二節 完善音項 | 第90-97页 |
一、分列音項 | 第90-92页 |
二、合併音項 | 第92-97页 |
第三節 增補義項 | 第97-99页 |
一、增補地名義 | 第97-98页 |
二、增補星名義 | 第98-99页 |
三、增補其他類別義項 | 第99页 |
第四節 補正例證 | 第99-102页 |
研究《晉書音義》的啟示 | 第102-106页 |
參考文獻 | 第106-109页 |
附錄 | 第109-110页 |
後記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