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汜文学活动综论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刘北汜其人其文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刘北汜其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学写作成就概观 | 第11-13页 |
第三节 多重身份的互动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真切素淡的散文诗创作 | 第16-31页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概貌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社会剖析和心灵独语的话语立场 | 第18-23页 |
第三节 中西美学意蕴的交融 | 第23-27页 |
第四节 与曙前散文诗丛书其他作家的比较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悲剧色彩浓厚的小说创作 | 第31-46页 |
第一节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叙事 | 第31-38页 |
一、人物形象的多样 | 第31-35页 |
二、日常生活的书写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灵活的创作手法 | 第38-46页 |
一、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 | 第38-43页 |
二、小说中的诗意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责任感强烈的报告文学创作 | 第46-61页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概述 | 第46-48页 |
第二节 特写型的报告文学 | 第48-56页 |
一、时代主题下的回应 | 第48-54页 |
二、人物的类型化 | 第54-56页 |
第三节 艺术想象的妙用 | 第56-61页 |
第五章 刘北汜的文学创作个性 | 第61-78页 |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融合 | 第61-63页 |
第二节 不同体裁作品之间的呼应 | 第63-71页 |
一、主题间的相似 | 第64-67页 |
二、艺术手法上的相通 | 第67-71页 |
第三节 与同时代作家之间的比较 | 第71-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