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再生骨料特性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表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5页
        1.2.1 RCA的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2 混凝土的碳化第18-19页
        1.2.3 RAC碳化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案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页
        1.3.2 研究思路第25页
        1.3.3 研究方案第25-27页
第二章 原材料、配合比和试验方法第27-33页
    2.1 试验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第27-29页
        2.1.1 水泥第27页
        2.1.2 粗骨料第27-28页
        2.1.3 细骨料第28页
        2.1.4 氧化铁红第28-29页
        2.1.5 减水剂第29页
        2.1.6 水第29页
    2.2 试件尺寸、配合比及养护制度第29-30页
    2.3 试样碳化及碳化深度测试第30-31页
    2.4 RCA性能测试方法第31页
    2.5 碳化反应过程微观结构演变规律的测试方法第31-33页
        2.5.1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第31页
        2.5.2 压汞测孔仪(MIP)第31-32页
        2.5.3 场发射扫面电镜能谱仪(SEM-EDS)第32页
        2.5.4 核磁共振测试(NMR)第32-33页
第三章 掺氧化铁红的可行性研究第33-46页
    3.1 氧化铁红掺量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第33-34页
    3.2 0.5%掺量下砂浆的碳化深度分析第34-36页
    3.3 压汞法分析碳化前后砂浆孔结构的变化第36-38页
    3.4 热分析法研究水泥砂浆碳化前后的物相组成第38-39页
    3.5 能谱试验(SEM-EDS)第39-40页
    3.6 核磁共振测试第40-44页
        3.6.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第40-43页
        3.6.2 NMR结果与讨论第43-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RCA的改性方法研究第46-54页
    4.1 RCA的制备第46页
    4.2 强化方式第46-47页
        4.2.1 直接碳化(C法)第46页
        4.2.2 加钙碳化(CC法)第46-47页
        4.2.3 乙酸浸渍(A法)第47页
        4.2.4 防水剂浸泡(W法)第47页
    4.3 RCA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第47-51页
        4.3.1 原状RCA性能(O-RCA)第47-50页
        4.3.2 改性RCA的性能测试第50-51页
    4.4 强化机理研究第51-53页
        4.4.1 直接碳化的强化机理第51-52页
        4.4.2 加钙碳化的强化机理第52页
        4.4.3 乙酸浸渍的强化机理第52-53页
        4.4.4 防水剂浸泡的强化机理第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改性RCA对RAC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第54-79页
    5.1 配合比第54-55页
    5.2 试验结果分析第55-76页
        5.2.1 骨料特性对RAC坍落度的影响分析第55-59页
        5.2.2 骨料特性对RAC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第59-66页
        5.2.3 骨料特性对RAC碳化深度的影响分析第66-76页
    5.3 RAC28d碳化深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的线性拟合分析第76-77页
    5.4 RAC碳化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分析第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RAC的部分碳化区尺寸及微结构演变的研究第79-88页
    6.1 配合比和取样方法第79-80页
        6.1.1 配合比第79页
        6.1.2 取样方法第79-80页
    6.2 试验结果分析第80-86页
        6.2.1 新砂浆表征部分碳化区的结果分析第80-83页
        6.2.2 老砂浆表征部分碳化区的结果分析第83-85页
        6.2.3 新老砂浆表征部分碳化区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第85-86页
    6.3 取代率对RAC部分碳化区尺寸影响的理论分析第86-87页
    6.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1页
    7.1 结论第88页
    7.2 展望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工强度参数变异特征及边坡可靠度分析中合理样本数目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风险动态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