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配偶间生育权侵权概述 | 第8-16页 |
(一)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的界定 | 第8-13页 |
1、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的概念 | 第8-10页 |
2、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的特征 | 第10-12页 |
3、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的实质 | 第12-13页 |
(二)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13-16页 |
1、损害事实 | 第13-14页 |
2、行为的违法性 | 第14页 |
3、因果关系 | 第14-15页 |
4、主观过错 | 第15-16页 |
二、国内外关于配偶间生育权保护的立法及评析 | 第16-24页 |
(一)国内外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的相关立法 | 第16-21页 |
1、我国关于配偶间生育权保护的立法规定 | 第16-19页 |
2、国外关于配偶间生育权保护的立法规定 | 第19-21页 |
(二)国内外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立法的评析 | 第21-24页 |
1、我国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立法的评析 | 第21页 |
2、国外配偶间生育权侵权立法的评析 | 第21-24页 |
三、我国配偶间生育权侵权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一)相关保护立法不足 | 第24-25页 |
(二)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缺失 | 第25-27页 |
(三)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不完善 | 第27-28页 |
(四)缺乏具体的权利救济方式 | 第28-29页 |
四、我国配偶间生育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9-44页 |
(一)我国配偶间生育权保护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二)关于立法具体完善建议 | 第31-34页 |
1、《民法典》亲属编中设置配偶间生育权保护立法的原则性规定 | 第31-32页 |
2、《婚姻法》中增设配偶间生育权保护内容 | 第32-34页 |
(三)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 第34-38页 |
1、请求权的时效规定 | 第34-35页 |
2、举证责任与归责原则 | 第35-36页 |
3、责任承担方式 | 第36-37页 |
4、与离婚损害赔偿的竞合处理 | 第37-38页 |
(四)完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 第38-39页 |
1、财产损害赔偿方面 | 第38页 |
2、精神损害赔偿方面 | 第38-39页 |
(五)具体的权利救济方式 | 第39-44页 |
1、一般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 | 第40-41页 |
2、具体情况下的救济方式选择 | 第41-42页 |
3、具体司法实践的操作(以侵犯生育决定权为例)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