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1 国内背景 | 第10页 |
1.2.2 国际背景 | 第10-11页 |
1.3 选题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5 选题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2.1 中华传统文化 | 第12页 |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12-13页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13-15页 |
3 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 第15-20页 |
3.1 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15-16页 |
3.2 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16-18页 |
3.3 初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18-19页 |
3.4 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建议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19-20页 |
4 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资源挖掘 | 第20-26页 |
4.1 初中历史课程体现家国情怀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教材内容的挖掘 | 第20-23页 |
4.2 初中历史课程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教材内容的挖掘 | 第23页 |
4.3 初中历史课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材内容的挖掘 | 第23-26页 |
5 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 第26-33页 |
5.1 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26页 |
5.1.1 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 第26页 |
5.1.2 做好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材 | 第26页 |
5.2 做好初高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衔接 | 第26-27页 |
5.2.1 结合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学段的有效衔接 | 第26-27页 |
5.2.2 认真研读初中课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 第27页 |
5.3 课程标准修订应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 第27-28页 |
5.3.1 课标修订应进一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 第27-28页 |
5.3.2 课标修订应细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 | 第28页 |
5.4 初中历史教材编写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 第28-29页 |
5.4.1 依据学科特点陈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 第28页 |
5.4.2 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 .. 19 5.4.3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 第28-29页 |
5.4.3 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 第29页 |
5.5 进一步多种途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29-31页 |
5.5.1 课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 第29-30页 |
5.5.2 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 第30页 |
5.5.3 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第30页 |
5.5.4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 第30页 |
5.5.5 加大国学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 | 第30-31页 |
5.6 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 第31-33页 |
5.6.1 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 第31页 |
5.6.2 加强对现任初中历史教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培训 .. 22 | 第31-33页 |
6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