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边界(UGB)划定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7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1 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蔓延问题第14页
        1.1.2 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增长转型第14-15页
        1.1.3 城市增长边界成为我国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第15页
        1.1.4 凤翔县中心城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15页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15-16页
        1.2.1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15-16页
        1.2.2 研究范围概况第16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35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第18-25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第25-34页
        1.4.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第34-35页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35-36页
        1.5.1 研究内容第35页
        1.5.2 研究方法第35-36页
    1.6 研究框架第36-37页
第二章 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理论研究第37-62页
    2.1 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和内涵第37-41页
        2.1.1 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第37-38页
        2.1.2 城市增长边界的内涵第38-40页
        2.1.3 对城市增长边界概念的解读第40-41页
    2.2 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相关理论第41-46页
        2.2.1 城市绿带规划理论第41页
        2.2.2 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第41页
        2.2.3 “反规划”理论第41页
        2.2.4 城市空间形态第41-42页
        2.2.5 城市空间扩展第42-43页
        2.2.6 城市增长影响因素第43-44页
        2.2.7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第44-45页
        2.2.8 指标体系构建模式第45-46页
    2.3 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下的适应性研究第46-51页
        2.3.1 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第46-47页
        2.3.2 城市增长边界与其它空间管理手段的关系第47-50页
        2.3.3 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之下的操作措施第50-51页
    2.4 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及划定思路和方法的提出第51-59页
        2.4.1 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分析第51-53页
        2.4.2 国内外相关实践总结分析第53-54页
        2.4.3 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思路第54-55页
        2.4.4 城市刚性增长边界划定的方法框架——逆向规划第55-56页
        2.4.5 城市弹性增长边界划定的方法框架——定量与定性结合第56-59页
    2.5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三章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分析第62-71页
    3.1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过程分析第62-64页
        3.1.1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过程第62-63页
        3.1.2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特征第63页
        3.1.3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存在的问题第63-64页
    3.2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模式分析第64-66页
        3.2.1 凤翔县中心城区空间形态分析第64-65页
        3.2.2 凤翔县中心城区紧凑度分析第65页
        3.2.3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阶段判读第65页
        3.2.4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模式选择第65-66页
    3.3 凤翔县中心城区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第66-70页
        3.3.1 自然环境因素第66页
        3.3.2 社会经济因素第66-68页
        3.3.3 人为建设因素第68-70页
        3.3.4 相关政策因素第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凤翔县中心城区刚性增长边界划定第71-75页
    4.1 划定目标第71页
    4.2 划定原则第71页
    4.3 凤翔县中心城区刚性增长边界划定的指标体系第71-72页
    4.4 各项刚性指标的空间落实和叠加分析第72-74页
    4.5 凤翔县中心城区刚性增长边界划定第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凤翔县中心城区弹性增长边界划定第75-105页
    5.1 划定目标第75页
    5.2 划定原则第75页
    5.3 凤翔县中心城区用地增长数量预测第75-77页
        5.3.1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第75-76页
        5.3.2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的环境承载力验证第76页
        5.3.3 中心城区用地增长数量预测第76-77页
    5.4 凤翔县用地综合评价第77-92页
        5.4.1 用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77页
        5.4.2 单因素评价分级及标准化第77-79页
        5.4.3 评价单元与数据处理第79-81页
        5.4.4 用地综合评价第81-91页
        5.4.5 两种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第91-92页
    5.5 凤翔县中心城区功能区划设想第92-99页
        5.5.1 铁路、高速路等对中心城区的围限第92-93页
        5.5.2 凤翔县城乡发展第93-94页
        5.5.3 上位规划及总规对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第94-95页
        5.5.4 相关建设项目第95-96页
        5.5.5 凤翔县中心城区功能区划设想第96-99页
    5.6 凤翔县中心城区弹性增长边界划定第99-103页
        5.6.1 弹性增长边界的划定第99-100页
        5.6.2 划定结果的讨论分析第100-103页
    5.7 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建议第103-104页
        5.7.1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技术支撑第103页
        5.7.2 明确城市增长边界的法律效力第103页
        5.7.3 加强城市增长边界的监督管理第103-104页
        5.7.4 兼顾相关空间政策的配合实施第104页
    5.8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6.1 主要结论第105-10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钢联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研究
下一篇:信用社客户关系管理研究--以青岛农商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