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天空背景光特性分析 | 第12-19页 |
2.1 背景光源模型介绍 | 第12-13页 |
2.2 主要背景光源 | 第13-17页 |
2.2.1 行星及月亮点光源 | 第13-14页 |
2.2.2 恒星点光源 | 第14-15页 |
2.2.3 太阳点光源 | 第15-16页 |
2.2.4 天空背景光 | 第16-17页 |
2.3 天空背景光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2.3.1 天空背景光来源 | 第17页 |
2.3.2 天空背景光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 第17页 |
2.3.3 天空背景光与日升角、日距角的对应关系 | 第17-18页 |
2.3.4 天空背景光与波长的关系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9-25页 |
3.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19-21页 |
3.1.1 光机分系统 | 第19页 |
3.1.2 APT分系统 | 第19-20页 |
3.1.3 通信分系统 | 第20-21页 |
3.1.4 总控分系统 | 第21页 |
3.2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 第21-25页 |
3.2.1 捕获/粗跟踪单元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3.2.2 通信单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天空背景光对地面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25-36页 |
4.1 天空背景光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 | 第25-27页 |
4.2 天空背景光对捕获单元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4.2.1 捕获单元接收的天空背景光功率 | 第27-28页 |
4.2.2 捕获单元接收的信标光功率 | 第28-29页 |
4.2.3 捕获单元的信噪比 | 第29页 |
4.2.4 捕获单元的探测概率 | 第29-30页 |
4.3 天空背景光对精跟踪单元的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4.3.1 精跟踪单元接收天空背景光的功率 | 第30-31页 |
4.3.2 下行链路精跟踪单元接收的信标光功率 | 第31页 |
4.3.3 精跟踪单元的信噪比 | 第31-32页 |
4.3.4 精跟踪光斑测试精度 | 第32页 |
4.4 天空背景光对精跟踪单元的影响分析 | 第32-36页 |
4.4.1 通信单元接收天空背景光的功率 | 第32页 |
4.4.2 通信单元接收通信光的功率 | 第32-34页 |
4.4.3 通信单元的信噪比 | 第34-35页 |
4.4.4 通信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5.1 CE318太阳光度计简介 | 第36-38页 |
5.2 天空背景光的测量 | 第38-4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