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2章 激励体系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2.1 激励概念及作用 | 第15-16页 |
2.1.1 激励概念 | 第15页 |
2.1.2 激励体系概念 | 第15-16页 |
2.1.3 激励作用 | 第16页 |
2.2 专利代理人主要特征 | 第16-18页 |
2.3 激励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3.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2.3.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9-20页 |
2.3.3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第20-21页 |
2.3.4 史坦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第21页 |
2.3.5 洛克(E.A.Locke)和休斯的设置理论 | 第21-22页 |
2.3.6 洛克波特----劳勒模型 | 第22-23页 |
第3章 C公司专利代理人激励体系现状 | 第23-36页 |
3.1C公司背景 | 第23-24页 |
3.1.1 C公司介绍 | 第23页 |
3.1.2 C公司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3.2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 第24-26页 |
3.2.1 公司员工学历构成状况 | 第24-25页 |
3.2.2 公司员工年龄构成状况 | 第25页 |
3.2.3 公司员工入职年限分布状况 | 第25-26页 |
3.3 激励体系现状及调查分析 | 第26-36页 |
3.3.1 公司专利代理人现行激励体系现状 | 第26-31页 |
3.3.2 专利代理人现行激励体系调查 | 第31-36页 |
第4章 C公司专利代理人激励体系改进设计 | 第36-45页 |
4.1 专利代理人激励体系改进设计原则 | 第36-38页 |
4.2 专利代理人激励方案改进设计 | 第38-45页 |
4.2.1 薪酬激励改进设计 | 第38-42页 |
4.2.2 建立科学的专利代理人培训体系 | 第42-43页 |
4.2.3 规范专利代理人职业规划 | 第43-45页 |
第5章 激励体系改进设计方案实施保障 | 第45-47页 |
5.1 公司高级领导层的支持 | 第45页 |
5.2 制定公平的激励体系实施监督方案 | 第45-46页 |
5.3 建立合理的专利代理人激励管理制度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I 专利代理人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53-55页 |
附录II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