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安徽蝗灾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安徽蝗灾概况 | 第19-29页 |
| 第一节 蝗灾时空分布 | 第19-26页 |
| 一、时间分布 | 第19-24页 |
| 二、空间分布 | 第24-26页 |
| 第二节 蝗灾主要特征 | 第26-29页 |
| 一、多发性 | 第26页 |
| 二、并发性 | 第26-27页 |
| 三、季节性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安徽蝗灾原因 | 第29-44页 |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第29-37页 |
| 一、气候与蝗灾 | 第29-32页 |
| 二、地形地貌与蝗灾 | 第32-34页 |
| 三、水文与蝗灾 | 第34-37页 |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第37-44页 |
| 一、吏治腐败,战乱频仍 | 第37-39页 |
| 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 第39-41页 |
| 三、政府与农民关系的错位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安徽蝗灾的防治 | 第44-76页 |
| 第一节 政府应对蝗灾的措施 | 第44-60页 |
| 一、出台法规防治蝗灾 | 第44-48页 |
| 二、设置治蝗委员会机构 | 第48-52页 |
| 三、注重蝗灾宣传工作 | 第52-54页 |
| 四、保障经费筹集 | 第54-57页 |
| 五、奖惩措施并举 | 第57-60页 |
| 第二节 治蝗蝗灾的方法、技术 | 第60-69页 |
| 一、除卵、蝻、蝗法 | 第60-66页 |
| 二、近代治蝗技术 | 第66-69页 |
| 第三节 治蝗情形与成效 | 第69-76页 |
| 一、治蝗情形 | 第69-72页 |
| 二、防治成效 | 第72-76页 |
| 第四章 民国时期蝗灾的影响 | 第76-85页 |
| 第一节 经济方面的影响 | 第76-83页 |
| 一、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76-80页 |
| 二、物价上涨及其连锁反应 | 第80-83页 |
| 三、商业萧条与金融衰落 | 第83页 |
| 第二节 社会方面的影响 | 第83-85页 |
| 一、引发疫病 | 第83-84页 |
| 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 第84-85页 |
| 结语 | 第85-87页 |
| 附录: 《民国时期安徽蝗灾备忘录》 | 第87-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