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零 绪论 | 第11-22页 |
0.1 “在”的语法化研究 | 第11-14页 |
0.1.1 语法化理论 | 第11-12页 |
0.1.2 “在”的历时语法化 | 第12-13页 |
0.1.3 “在”的共时语法化 | 第13-14页 |
0.2 “在”的词性界定研究 | 第14-15页 |
0.3 “在+NP”出现在VP前后的句子语法功能研究 | 第15-18页 |
0.3.1 句式与句法功能研究 | 第15-16页 |
0.3.2 与其它句式的变换 | 第16-17页 |
0.3.3 语义、语用功能研究 | 第17-18页 |
0.4 表进行意义的“在”的研究 | 第18-19页 |
0.5 “在X上”中“在”和“上”的隐现研究 | 第19-20页 |
0.6 本文所使用的理论、章节安排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20-22页 |
0.6.1 本文所使用的理论 | 第20页 |
0.6.2 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0.6.3 论文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在”的语法化 | 第22-43页 |
1.1 语法化理论 | 第22-23页 |
1.2 “在”语法化的开端 | 第23-24页 |
1.3 先秦时期的“在”字句 | 第24-28页 |
1.4 东汉时期的“在”字句 | 第28-33页 |
1.5 东晋时期的“在”字句 | 第33-38页 |
1.6 唐五代时期的“在”字句 | 第38-43页 |
第二章 介词“在”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及其解释 | 第43-79页 |
2.1 “在”语法化的历时特征 | 第43-59页 |
2.1.1 VP前的介词“在”字结构 | 第44-53页 |
2.1.2 VP后的介词“在”字结构 | 第53-59页 |
2.2 “在”语法化的动因、机制与汉语介词间的竞争 | 第59-70页 |
2.2.1 “在”的分布及与“于”“著(着)”间的竞争关系 | 第59-60页 |
2.2.2 上古汉语中动词后的句法位置 | 第60-62页 |
2.2.3 “于”的使用情况及与“在”的对比 | 第62-66页 |
2.2.4 “在”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 第66-70页 |
2.3 VP前后介词“在+NP”之间的关系 | 第70-79页 |
2.3.1 “移位说”“分化说”“动补影响说”“论元决定说” | 第70-73页 |
2.3.2 前后置介词结构“在+NP”的关系与“在”和“于”“著(着)”的互动 | 第73-79页 |
第三章 汉语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类型学考察(上) | 第79-111页 |
3.1 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 | 第79-81页 |
3.2 普通话中的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 | 第81-82页 |
3.3 新会话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82-86页 |
3.4 新化话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86-88页 |
3.5 福州话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88-90页 |
3.6 南城话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90-97页 |
3.6.1 对南城话的考察 | 第90-92页 |
3.6.2 “逮”的来源和语法意义 | 第92-95页 |
3.6.3 “欸”的来源及“欸1”“欸2”的区别 | 第95-97页 |
3.7 吴方言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97-103页 |
3.7.1 对上海话的考察 | 第97-99页 |
3.7.2 对常熟话的考察 | 第99页 |
3.7.3 对绍兴话的考察 | 第99-100页 |
3.7.4 吴方言中“辣/勒/了+Y”的考察 | 第100-103页 |
3.8 南康话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103-104页 |
3.9 西南官话中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考察 | 第104-111页 |
3.9.1 对当阳话的考察 | 第104-105页 |
3.9.2 对雅安话的考察 | 第105-106页 |
3.9.3 对新晃话的考察 | 第106-107页 |
3.9.4 对“到”“起”“在”等的考察 | 第107-111页 |
第四章 汉语中的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类型学考察(下) | 第111-138页 |
4.1 汉语中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A)+(X)(Y)”及其演变路径 | 第111-129页 |
4.1.1 体标记A,AXY、A0 和AY、Y、A1 | 第111-114页 |
4.1.2 体标记A,AXY、A0 和AY、Y、A1 的演变路径 | 第114-125页 |
4.1.3 汉语进行、持续体标记的语法化模式 | 第125-129页 |
4.2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使用中的绝对共性和蕴涵共性 | 第129-138页 |
4.2.1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使用中的绝对共性 | 第129-134页 |
4.2.2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使用中的蕴涵共性 | 第134-138页 |
第五章 结语和余论 | 第138-144页 |
5.1 结语 | 第138-140页 |
5.2 余论 | 第140-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