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锰基混合金属氧化物储能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6页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2-15页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2-14页
        1.1.2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5-17页
        1.2.1 炭基材料第15页
        1.2.2 锡基材料第15-16页
        1.2.3 硅基材料第16页
        1.2.4 钛基材料第16-17页
        1.2.5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7页
    1.3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7-22页
        1.3.1 双电层电容器第19-20页
        1.3.2 赝电容电容器第20-21页
        1.3.3 非对称电容器第21-22页
    1.4 形貌结构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第22-28页
        1.4.1 纳米结构第22-25页
        1.4.2 空心结构第25-26页
        1.4.3 复合结构第26-28页
    1.5 锰基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28-34页
        1.5.1 锰基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第29-32页
        1.5.2 锰基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32-34页
    1.6 课题的提出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第36-45页
    2.1 原料和试剂第36-37页
        2.1.1 原料的来源和性质第36页
        2.1.2 化学试剂第36-37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7-38页
    2.3 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2.4 材料分析与表征第39-41页
        2.4.1 热重分析第39页
        2.4.2 氮气吸附分析第39-40页
        2.4.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0页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0页
        2.4.5 X射线衍射分析第40-41页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41页
        2.4.7 拉曼光谱测试第41页
        2.4.8 红外光谱分析第41页
    2.5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43页
        2.5.1 电极制备第41-42页
        2.5.2 三电极测试第42页
        2.5.3 两电极测试第42页
        2.5.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43页
    2.6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组装第43-45页
        2.6.1 电极制备第43-44页
        2.6.2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44页
        2.6.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4-45页
第三章 锰基混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5-64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材料的制备第46-47页
        3.2.1 炭纳米纤维的活化处理第46页
        3.2.2 CNF@锰基前驱体的制备第46页
        3.2.3 锰基混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第46-47页
    3.3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第47-57页
        3.3.1 炭纳米纤维的形貌与晶体结构第47-48页
        3.3.2 CNF@锰基前驱体的表征第48-52页
        3.3.3 锰基混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表征第52-57页
    3.4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7-63页
        3.4.1 Co-Mn-NTS在SC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57-59页
        3.4.2 Co-Mn-NTS在LIB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59-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锰基混合金属氧化物双层空心球的制备和研究第64-86页
    4.1 前言第64-65页
    4.2 材料的制备第65-66页
        4.2.1 钴基甘油酸盐实心球的制备第65页
        4.2.2 锰基氧化物双层空心球的制备第65页
        4.2.3 CMK-3 的制备第65-66页
    4.3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第66-76页
        4.3.1 钴基甘油酸盐实心球的表征第66-68页
        4.3.2 钴-锰混合氧化物前驱体的表征第68-70页
        4.3.3 钴-锰混合氧化物双层空心球的表征第70-72页
        4.3.4 锰基氧化物双层空心球的表征第72-74页
        4.3.5 CMK-3 的表征与分析第74-76页
    4.4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6-85页
        4.4.1 Co-Mn-DHS的电化学性能第76-78页
        4.4.2 CMK-3 的电化学性能第78-80页
        4.4.3 非对称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0-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CNF@钴-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6-97页
    5.1 前言第86-87页
    5.2 材料的制备第87页
    5.3 CNF@钴-锰氧化物的表征第87-90页
        5.3.1 形貌与晶体结构第87-88页
        5.3.2 热失重分析第88-89页
        5.3.3 孔道结构分析第89-90页
    5.4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0-96页
        5.4.1 CNF@Co-Mn-O在SC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90-93页
        5.4.2 CNF@Co-Mn-O在LIB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93-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磺化沥青基分级多孔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7-115页
    6.1 前言第97-98页
    6.2 材料的制备第98页
    6.3 材料的表征第98-104页
        6.3.1 X射线衍射分析第98-99页
        6.3.2 红外分析第99-100页
        6.3.3 热重分析第100-101页
        6.3.4 拉曼光谱测试第101-102页
        6.3.5 孔道结构分析第102-103页
        6.3.6 形貌分析第103-104页
    6.4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4-113页
        6.4.1 分级多孔炭用于水系碱性EDLC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104-106页
        6.4.2 HPC-1.5 用于水系碱性EDLC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106-109页
        6.4.3 HPC-1.5 用于水系中性EDLC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109-110页
        6.4.4 HPC-1.5 用于有机系EDLCs中的电化学性能第110-113页
    6.5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7.1 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6页
    7.3 工作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4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3-145页
附录: 专业名词缩写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木质纤维素合成高密度烷烃燃料研究
下一篇:质子交换膜传递通道理性构筑及其微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