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一、流行病学 | 第10页 |
二、发病机制 | 第10页 |
三、临床分型 | 第10-11页 |
四、治疗进展 | 第11-16页 |
五、总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32页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8-21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 研究指标 | 第18-19页 |
2. 围手术期处理 | 第19-20页 |
3. 失血量的计算 | 第20-21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1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21-28页 |
(一) 一般情况 | 第21页 |
(二) 术后HCT最低的时间 | 第21-22页 |
(三) 性别 | 第22页 |
(四) 患侧 | 第22页 |
(五) 年龄 | 第22页 |
(六) BMI | 第22-23页 |
(七) 骨折类型 | 第23-24页 |
(八)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 | 第24页 |
(九)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 第24-25页 |
(十) 注射用灯盏花素 | 第25页 |
(十一) 受伤至手术的时间(time to operation) | 第25页 |
(十二) 手术用时(operation time) | 第25-27页 |
(十三) 各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 第27-28页 |
三、讨论 | 第28-31页 |
(一) 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存在大量隐性失血 | 第28-29页 |
(二) 隐性失血的影响 | 第29页 |
(三) 隐性失血的原因和机制 | 第29页 |
(四) 各因素对隐性失血的影响 | 第29-31页 |
1. 性别对隐性失血的影响 | 第29-30页 |
2. 患侧、年龄和体重指数 | 第30页 |
3. 骨折类型和手术用时 | 第30页 |
4. 术前时间 | 第30页 |
5.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 第30-31页 |
6.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 | 第31页 |
(五)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1页 |
四、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附录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