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鬼臼苦素体外抗人CML LSC的作用研究 | 第17-28页 |
2.1 前言 | 第17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21-26页 |
2.4.1 FISH鉴定BCR-ABL融合基因 | 第21-22页 |
2.4.2 磁珠分选系统分离CD34+细胞的纯度检测 | 第22-23页 |
2.4.3 鬼臼苦素对CML CD34+细胞凋亡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23-25页 |
2.4.4 鬼臼苦素对健康人CD34+细胞凋亡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25-26页 |
2.5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鬼臼苦素抗SCL-tTA/BCR-ABL转基因小鼠LSC的作用研究 | 第28-38页 |
3.1 前言 | 第28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33-37页 |
3.4.1 SCL-tTA/BCR-ABL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 第33-35页 |
3.4.2 鬼臼苦素对SCL-tTA/BCR-ABL转基因小鼠的治疗研究 | 第35-37页 |
3.5 讨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鬼臼苦素抗CML LSC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38-56页 |
4.1 前言 | 第38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38-4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0-44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4-53页 |
4.4.1 IGF1R信号通路在鬼臼苦素抗LSC中的作用研究 | 第44-48页 |
4.4.2 P53在鬼臼苦素抗LSC中的作用研究 | 第48-53页 |
4.5 讨论 | 第53-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部分CML病人资料 | 第61-62页 |
附录2 英文缩写语 | 第62-63页 |
附录3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所受奖励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