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4-吡啶基三联吡啶衍生物配位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前言第10-28页
    1.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第10-12页
    1.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光谱归属第12-13页
    1.3 三联吡啶衍生物的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1.4 4'-(4-吡啶)-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5 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1-26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成果第26-28页
二、实验部分第28-43页
    2.1 实验试剂第28页
    2.2 实验仪器第28页
    2.3 配体及稀土盐的合成第28-34页
        2.3.1 配体L_1的合成第28-30页
        2.3.2 配体L_2的合成第30-31页
        2.3.3 配体L_3的合成第31页
        2.3.4 配体L_4的合成第31-32页
        2.3.5 配体L_5的合成第32-33页
        2.3.6 配体L_6的合成第33页
        2.3.7 稀土硝酸盐的制备第33-34页
    2.4 配合物的合成第34-43页
        2.4.1 配合物Ln-L_1(1a-1g)的合成第34-35页
        2.4.2 配合物Ln_2-L_2(2a-2g)的合成第35-37页
        2.4.3 配合物Ln-L_3(3a-3g)的合成第37-39页
        2.4.4 配合物Ln-L_4(4a-4g)的合成第39-41页
        2.4.5 配合物Ln-L_5(5a)的合成第41-42页
        2.4.6 配合物Ln-L_6(6a)的合成第42-43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43-84页
    3.1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反应条件第43-45页
        3.1.1 配体L_1-L_6的合成反应条件第43-44页
        3.1.2 配合物的合成反应条件第44-45页
    3.2 配合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第45-46页
    3.3 配合物的谱学分析第46-56页
        3.3.1 红外光谱分析第46-50页
        3.3.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第50-51页
        3.3.3 ~1H NMR数据分析第51-53页
        3.3.4 质谱分析第53-56页
    3.4 配合物的热示差-热重分析第56-58页
    3.5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第58-71页
        3.5.1 配合物Ln-L_1(1a-1g)的荧光光谱第58-61页
        3.5.2 配合物Ln_2-L_2(2a,2b,2c,2e)的荧光光谱第61-64页
        3.5.3 配合物Ln-L_3(3a-3g)的荧光光谱第64-68页
        3.5.4 配合物Ln-L_4(4a,4b,4c,4d,4e,4f)的荧光光谱第68-71页
    3.6 配合物的荧光衰减曲线与荧光寿命第71-80页
        3.6.1 配合物Ln-L_1(1a-1d)的荧光衰减曲线与荧光寿命第72-74页
        3.6.2 配合物Ln_2-L_2(2a,2b,2c)的荧光衰减曲线与荧光寿命第74-75页
        3.6.3 配合物Ln-L_3(3a-3d)的荧光衰减曲线与荧光寿命第75-78页
        3.6.4 配合物Ln-L_4(4a-4d)的荧光衰减曲线与荧光寿命第78-80页
    3.7 铕稀土配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第80-82页
    3.8 磷光光谱第82-84页
四、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4页
附录第94-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TRPC3多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下一篇:鬼臼苦素抗CML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