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宁东矿区变厚直接顶煤巷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9-15页
        1.2.1 直接顶控制第9-11页
        1.2.2 煤巷锚杆支护研究与应用第11-14页
        1.2.3 变厚直接顶概念及特点第14-15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围岩特征及顶板稳定性分析第17-23页
    2.1 围岩特征第17-18页
        2.1.1 围岩地质分类及特征第17页
        2.1.2 围岩质量类型第17-18页
        2.1.3 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特征第18页
        2.1.4 煤层顶底板岩性稳定性评价第18页
    2.2 煤巷直接顶变形破坏特征第18-20页
        2.2.1 煤巷直接顶失稳形式第18-19页
        2.2.2 煤巷直接顶不同失稳形式下的变形破坏机理第19-20页
    2.3 煤巷直接顶稳定性影响因素第20-22页
    2.4 不同厚度直接顶煤巷锚杆支护问题分析第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变厚直接顶煤巷锚杆支护原理分析第23-33页
    3.1 煤巷围岩控制技术原理第23-24页
        3.1.1 围岩应力场优化第23页
        3.1.2 锚杆承载性能强化第23-24页
        3.1.3 破裂煤岩体强度强化第24页
        3.1.4 巷道围岩结构强化第24页
    3.2 不同厚度直接顶条件下的锚杆支护作用机理第24-32页
        3.2.1 薄层直接顶变形破坏分析第25-28页
        3.2.2 薄层直接顶煤巷锚杆支护作用分析第28-29页
        3.2.3 厚层直接顶煤巷锚杆支护作用分析第29-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不同厚度直接顶煤巷稳定性数值计算与分析第33-43页
    4.1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第33-35页
        4.1.1 建模过程第33-34页
        4.1.2 煤岩体力学参数第34-35页
    4.2 煤巷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第35-42页
        4.2.1 不同厚度直接顶煤巷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第35-39页
        4.2.2 不同支护形式下的煤巷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第39-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工程实践第43-55页
    5.1 工程概述第43-46页
        5.1.1 技术条件第43-44页
        5.1.2 地质特征第44-45页
        5.1.3 地质构造赋存特征第45页
        5.1.4 巷道维护特点第45-46页
    5.2 支护参数设计第46-48页
        5.2.1 稳定地质条件的巷道支护方案第46页
        5.2.2 断层破碎带巷道支护方案第46-48页
    5.3 矿压观测第48页
        5.3.1 矿压观测内容与方法第48页
        5.3.2 测站布置第48页
    5.4 支护效果分析与评价第48-54页
        5.4.1 一般条件巷段的支护效果分析与评价第48-52页
        5.4.2 断层破碎带的支护效果分析与评价第52-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公证的性质及法律责任--以遗嘱公证案为例
下一篇:药品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自我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