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基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第18-22页
    2.1 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概念第18-19页
        2.1.1 狭义的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第18页
        2.1.2 广义的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第18-19页
    2.2 汇率价格传递机制第19-22页
        2.2.1 直接价格传递机制第19-20页
        2.2.2 间接价格传递机制第20-22页
第3章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概述第22-28页
    3.1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分类第22-23页
    3.2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第23-25页
        3.2.1 表内管理方法第23-24页
        3.2.2 表外管理方法第24-25页
    3.3 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现状第25-28页
第4章 汇率价格传递效应与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第28-33页
    4.1 汇率价格传递效应与商业银行汇率风险间的直接联系第28-30页
        4.1.1 为国际贸易提供中介的外汇交易第29页
        4.1.2 为国际投资提供中介的外汇交易第29-30页
        4.1.3 投机性外汇交易第30页
        4.1.4 平衡性外汇交易第30页
    4.2 汇率价格传递效应与商业银行汇率风险间的间接联系第30-32页
        4.2.1 国民经济第30-31页
        4.2.2 国际收支第31页
        4.2.3 通货膨胀率第31页
        4.2.4 市场预期第31-32页
    4.3 小结第32-33页
第5章 VaR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应用——以中国银行为例第33-45页
    5.1 VaR概述第33-36页
        5.1.1 VaR定义第33页
        5.1.2 VaR计算的基本要素第33-34页
        5.1.3 VaR计算原理第34-35页
        5.1.4 VaR在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第35-36页
    5.2 VaR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中国银行为例第36-45页
        5.2.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说明第36-37页
        5.2.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37-39页
        5.2.3 蒙特卡洛第39-41页
        5.2.4 准确性检验第41页
        5.2.5 VaR方法在中国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第41-44页
        5.2.6 实证小结第44-45页
第6章 改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第45-50页
    6.1 改善商业银行外部坏境控制的政策建议第45-47页
        6.1.1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改善银行的外部金融环境第45页
        6.1.2 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外部监管第45-46页
        6.1.3 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第46-47页
    6.2 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政策建议第47-50页
        6.2.1 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意识第47页
        6.2.2 加强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内部审计第47-48页
        6.2.3 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系统第48页
        6.2.4 完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48-49页
        6.2.5 引进和培养汇率风险管理人才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目的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评吕叔湘译《伊坦·弗洛美》
下一篇:基于平衡记分卡的QT公司绩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