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综述第11-19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一、责任和责任感第11页
        二、社会责任感第11-12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第12页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第12-14页
        一、培养自我责任感第12-13页
        二、培养家庭责任感第13页
        三、培养集体责任感第13页
        四、培养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第13-14页
        五、培养职业责任感第14页
        六、培养全人类责任感第14页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意义第14-19页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第14-16页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16页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16-19页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第19-23页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第19-20页
        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多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第19-20页
        二、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消极弱化的第20页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的理论教育缺乏深度第20-21页
        二、当代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第21页
        三、当代大学生自我培养的主动性差第21-22页
        四、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认知与行为存在一定的脱节缺少社会实践第22-23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3-31页
    第一节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23-25页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第23页
        二、近代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第23-24页
        三、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第24页
        四、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第24-25页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不足第25-27页
        一、德育教育薄弱社会责任感培养重视不够第25-26页
        二、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方法不当第26-27页
        三、高校教师行为失当第27页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偏差第27-28页
        一、家庭结构的影响第27-28页
        二、家庭责任教育缺失第28页
    第四节 学生自身的问题第28-31页
        一、社会认识的偏差第28-29页
        二、自我意识不成熟第29页
        三、自我意志力薄弱第29-31页
第四章 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第31-39页
    第一节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第31-32页
        一、责任认知第31页
        二、责任情感第31-32页
        三、责任意志第32页
        四、责任行为第32页
    第二节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增强责任认知第32-34页
        一、学校教育注重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32-33页
        二、家庭对社会责任感的示范和培养第33-34页
    第三节 强化环境熏陶,激发责任情感第34-36页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第35页
        二、学校环境的熏陶第35-36页
        三、社会环境的熏陶第36页
    第四节 提高个人修养,坚定责任意志第36-37页
        一、对自己严于律己第36-37页
        二、坚持慎独的品质第37页
    第五节 深化社会实践,强化责任行为第37-39页
        一、针对社会热点,把握实践主题第37-38页
        二、依据专业特色,开展校内校外实践第38页
        三、建立保障活动开展的机制第38-39页
结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5页
附录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煤炭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