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遥感论文

近海碳通量遥感信息的可视化构形与时空过程表达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图索引第14-17页
表索引第17-18页
1 绪论第18-38页
    1.1 研究背景第19-22页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第19页
        1.1.2 全球碳循环与海洋碳循环第19-20页
        1.1.3 基于遥感的近海碳通量研究第20-21页
        1.1.4 我国近海碳源汇监测及信息化工作第21-22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2-24页
        1.2.1 海洋环境遥感数据的可视化构形第22-23页
        1.2.2 近海碳通量时空过程可视化的需求第23页
        1.2.3 面向实时可视化的海量碳通量监测信息管理第23-24页
        1.2.4 基于开源项目的信息可视化系统第2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第24-34页
        1.3.1 GIS在海洋领域的应用现状第24-29页
        1.3.2 碳通量监测的可视化方法研究现状第29-31页
        1.3.3 时空过程可视化研究进展第31-32页
        1.3.4 开源可视化引擎第32-34页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34-3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1.4.2 论文组织与章节安排第36-38页
2 海洋环境遥感数据的可视化构形第38-66页
    2.1 海洋环境数据的可视化第38-43页
        2.1.1 基于空间维的可视化第39-40页
        2.1.2 基于数据结构的可视化第40-43页
    2.2 海洋环境遥感数据的可视化构形第43-47页
    2.3 可构形海洋环境遥感数据的可视化第47-56页
        2.3.1 时空构形可视化第48-54页
        2.3.2 协同构形可视化第54-56页
    2.4 基于粒子的遥感碳通量数据构形模型第56-64页
        2.4.1 粒子系统及其特点第57-58页
        2.4.2 粒子系统模拟碳通量时空过程的原理第58-59页
        2.4.3 近海碳通量构形模型第59-64页
    2.5 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可视化构形技术集成框架第64-65页
    2.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3 面向实时碳通量时空过程可视化的云数据管理模型第66-88页
    3.1 近海海洋碳通量监测数据分析第66-69页
        3.1.1 卫星遥感数据第67-68页
        3.1.2 现场实测数据第68页
        3.1.3 模式数据第68-69页
    3.2 混合数据库的存储架构体系第69-75页
        3.2.1 HDFS概述第69-72页
        3.2.2 PostgreSQL-PostGIS体系概述第72-73页
        3.2.3 混合数据库架构第73-75页
    3.3 多源碳通量监测数据组织管理模型第75-79页
        3.3.1 基本信息组织与存储第75页
        3.3.2 栅格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第75-76页
        3.3.3 矢量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第76-79页
    3.4 混合数据库多源数据的自适应存储第79-80页
    3.5 面向实时渲染的云端数据多级缓冲第80-86页
        3.5.1 流式传输与GIS可视化第80-82页
        3.5.2 基于流式传输的客户端缓冲机制第82-84页
        3.5.3 基于out-of-core的外存数据异步调用第84-85页
        3.5.4 “云端-显存”级数据缓冲模型第85-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4 可构形遥感碳通量数据的实时时空过程体绘制算法第88-122页
    4.1 可构形遥感碳通量数据的时空过程可视化第88-95页
        4.1.1 计算机体绘制技术第88-93页
        4.1.2 可构形遥感碳通量数据时空过程体绘制流程第93-95页
    4.2 基于GPU的碳通量实时构造第95-104页
        4.2.1 GPU通用计算第96-101页
        4.2.2 可构形遥感碳通量时空数据更新模型第101-102页
        4.2.3 基于CUDA的碳通量与碳收支实时构造第102-104页
    4.3 基于粒子的半角切片体绘制算法第104-109页
        4.3.1 半角切片体绘制算法第104-108页
        4.3.2 基于粒子的半角切片算法第108-109页
    4.4 碳通量源汇格局的实时体绘制第109-113页
        4.4.1 缓存的设置与初始化第110页
        4.4.2 实时切片计算第110-111页
        4.4.3 体绘制的实现第111-112页
        4.4.4 传输函数修正第112-113页
    4.5 算法测试与效果分析第113-120页
        4.5.1 读写与绘制效率第116-117页
        4.5.2 时空过程可视化结果对比分析第117-120页
    4.6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5 近海碳通量信息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22-138页
    5.1 平台功能设计与技术选型第122-127页
        5.1.1 功能模块设计第122-123页
        5.1.2 技术选型第123-125页
        5.1.3 OpenSceneGraph第125-126页
        5.1.4 osgEarth组成及依赖库第126-127页
    5.2 基于osgEarth和混合数据库的碳通量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架构第127-129页
    5.3 近海碳通量信息可视化系统第129-133页
        5.3.1 数据查询与球面展示第129-130页
        5.3.2 碳通量时空过程分析第130-132页
        5.3.3 碳通量计算与不确定性分析第132页
        5.3.4 虚拟场景表达第132-133页
        5.3.5 数据统计分析第133页
    5.4 系统测试与总结第133-136页
        5.4.1 软硬件环境第133-134页
        5.4.2 测试结果第134-136页
        5.4.3 测试总结第136页
    5.5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38-142页
    6.1 内容总结第138-140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40页
    6.3 研究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2页
作者简历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F水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淘宝退货运费险项目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