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异质性对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的影响研究--两职合一的调节作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1、高阶梯队理论 | 第17-18页 |
2、注意力基础观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高管团队异质性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1、年龄异质性 | 第20-22页 |
2、教育水平异质性 | 第22-23页 |
3、任期异质性 | 第23-25页 |
4、职业背景异质性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文献综述 | 第26-29页 |
第四节 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文献综述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概念模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33-42页 |
1、高管团队异质性对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的影响 | 第33-38页 |
2、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的调节作用 | 第38-42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变量的定义和度量 | 第42-45页 |
1、因变量 | 第42-43页 |
2、自变量 | 第43-44页 |
3、调节变量 | 第44页 |
4、控制变量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数据搜集与处理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49-56页 |
1、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9-50页 |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0-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6-58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