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

基于迭代思维的传统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关于迭代思维的文献研究第11-12页
        1.2.2 服务设计研究现状与趋势第12-13页
        1.2.3 传统阅读相关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4-17页
        1.3.1 概念范畴的界定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1.4 论文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迭代思维理论与应用第18-30页
    2.1 互联网思维概述第18-19页
    2.2 迭代思维概述第19-24页
        2.2.1 迭代思维的概念第19-22页
        2.2.2 迭代思维的特征和作用第22-23页
        2.2.3 迭代思维的方法第23-24页
    2.3 迭代思维法则第24-25页
        2.3.1“微创新”第24-25页
        2.3.2“唯快不破”第25页
    2.4 迭代思维的应用第25-29页
        2.4.1 互联网产品中的微创新第25-28页
        2.4.2 传统行业中的快速迭代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迭代式阅读服务设计第30-42页
    3.1 阅读服务概述第30-32页
        3.1.1 阅读服务第30页
        3.1.2 阅读服务的特征第30-32页
    3.2 传统阅读动机、行为、情境分析第32-35页
        3.2.1 阅读动机第32-33页
        3.2.2 阅读行为第33-34页
        3.2.3 阅读情境第34-35页
    3.3 现代阅读活动分析第35-39页
        3.3.1 UGC的诞生第36-37页
        3.3.2 阅读媒介跨媒体化第37-39页
    3.4 迭代式阅读服务设计的提出第39-41页
        3.4.1 行为数据分析第39-40页
        3.4.2 用户参与感第40-41页
        3.4.3 了解用户反馈第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RUP方法的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模式第42-54页
    4.1 迭代思维流程分析第42-46页
        4.1.1 UCD设计流程第42-43页
        4.1.2“敏捷开发”设计流程第43-46页
    4.2 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分析第46-49页
        4.2.1 阅读服务产品化第46-47页
        4.2.2 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流程第47-49页
    4.3 迭代式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流程第49-50页
    4.4 迭代式阅读服务产品开发方法第50-53页
        4.4.1 SCRUM方法第50-51页
        4.4.2 EVO方法第51-52页
        4.4.3 RUP方法第52-53页
    4.5 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中的RUP迭代模型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RUP迭代式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第54-72页
    5.1 现状分析第54-60页
        5.1.1 迭代思维在儿童群体中的重要性第54-55页
        5.1.2 学龄期儿童阅读需求分析第55-58页
        5.1.3 儿童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第58-60页
    5.2 RUP迭代式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模式第60-62页
        5.2.1 RUP迭代法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设计的5个要素第60-61页
        5.2.2 RUP迭代式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模式第61-62页
    5.3 RUP迭代式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产品化设计方案第62-71页
        5.3.1 童“协”有形化设计第62-66页
        5.3.2 童“协”服务设计流程第66-70页
        5.3.3 童“协”设备部分界面效果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一 学龄期儿童阅读情况调查问卷第78-80页
附录二 设计作品展板第80-86页
附录三 设计作品模型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毕节海子街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下一篇:科技哲学视野下的官员微博社会影响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