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德视域下的动物伦理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一)研究动物伦理的重要性 | 第8-9页 |
(二)当今社会动物伦理的理论及现实困境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国内外关于动物美德伦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4页 |
(一)研究的目标 | 第14页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动物伦理的发展困境与环境美德伦理的优势 | 第16-26页 |
一、现代动物伦理的代表思想 | 第16-20页 |
(一)动物解放论 | 第16-18页 |
(二)动物权利论 | 第18-20页 |
二、现代动物伦理的发展困境 | 第20-23页 |
(一)动物伦理的理论困境 | 第20-22页 |
(二)动物伦理的实践困境 | 第22-23页 |
三、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兴起及其优势 | 第23-26页 |
(一)当代环境美德伦理的崛起 | 第23-24页 |
(二)理论优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动物伦理的核心美德 | 第26-37页 |
一、仁慈美德 | 第26-29页 |
(一)传统的仁慈美德 | 第26-27页 |
(二)动物伦理中的仁慈美德 | 第27-28页 |
(三)动物伦理中的仁慈美德的实现 | 第28-29页 |
二、谦逊美德 | 第29-31页 |
(一)“谦逊”的缺失 | 第29-30页 |
(二)“适度的谦逊” | 第30页 |
(三)“适当的谦逊”在动物伦理中的实现 | 第30-31页 |
三、节制美德 | 第31-33页 |
(一)节制作为美德 | 第32页 |
(二)对待动物的节制美德 | 第32-33页 |
四、敬畏生命美德 | 第33-37页 |
(一)“敬畏生命” | 第34-35页 |
(二)“敬畏生命”美德的实现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动物伦理中环境美德的实现路经 | 第37-44页 |
一、道德主体的美德培育 | 第37-39页 |
(一)环境美德观念的塑造 | 第37-38页 |
(二)环境美德品格的培养 | 第38-39页 |
二、美德社会环境的培育 | 第39-42页 |
(一)动物美德伦理观念的重塑 | 第40-41页 |
(二)社会道德环境的培育 | 第41-42页 |
三、混合驱动力下的动物伦理的实践 | 第42-44页 |
(一)用仁慈之心关爱动物 | 第42页 |
(二)以节制美德抵制消费主义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