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的伦理问题探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4-15页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在中国的兴起 | 第16-17页 |
一、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 第16页 |
二、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展望 | 第17-21页 |
一、社会养老保险在中国的现状 | 第17-18页 |
二、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发展 | 第18-19页 |
三、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前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关怀的缺失 | 第21-23页 |
一、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关怀缺失 | 第21-22页 |
二、商业保险中的关怀缺失 | 第22页 |
三、“以房养老”体制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道德的失范 | 第23-26页 |
一、养老保险蕴含意识引起的道德失范 | 第23-24页 |
二、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引起的道德失范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社会养老保险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一节 文化原因 | 第26-27页 |
一、传统代际伦理的式微 | 第26页 |
二、文化建设的滞后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经济原因 | 第27-29页 |
一、养老金的匮乏 | 第27-28页 |
二、经济条件的限制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制度原因 | 第29-31页 |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 | 第29-30页 |
二、老年人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社会养老保险应该遵循的伦理观 | 第31-35页 |
第一节 传统孝道伦理观 | 第31-32页 |
一、“慈孝” | 第31页 |
二、“敬亲”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现代养老伦理观 | 第32-33页 |
一、现代孝道伦理观 | 第32-33页 |
二、代际财富传递观念 | 第33页 |
第三节 相对应的社会养老保险 | 第33-35页 |
一、社区赡养养老保险 | 第33-34页 |
二、以房养老保险制度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社会养老保险伦理问题的对策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加强道德教育 | 第35-36页 |
一、传统孝道的扬弃 | 第35页 |
二、加强道德教育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强化人文关怀 | 第36-37页 |
一、培养专业团队 | 第36页 |
二、宣传人文关怀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加大养老保险投入 | 第37-38页 |
一、养老保险基金库的扩充 | 第37页 |
二、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支持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完善制度建设 | 第38-40页 |
一、地方制度的统一 | 第38页 |
二、政府的改革与引导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