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兰州石化绩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项目背景第10-13页
        1.1.1 兰州石化公司绩效管理现状第10-11页
        1.1.2 建设绩效系统的重要意义第11-12页
        1.1.3 项目介绍第12-13页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技术现状第13页
        1.2.2 国内技术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5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需求分析第16-51页
    2.1 用户需求第16-19页
        2.1.1 系统用户第16页
        2.1.2 业务相关组织结构及角色定义第16-19页
    2.2 主要业务流程描述第19-51页
        2.2.1 公司对二级单位组织绩效考核流程第19-21页
        2.2.2 矿区对所属单位绩效考核流程第21-22页
        2.2.3 二级单位对车间绩效考核流程第22-24页
        2.2.4 车间对装置绩效考核流程第24-26页
        2.2.5 车间/装置对班组绩效考核流程第26-27页
        2.2.6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流程第27-28页
        2.2.7 车间(科室)正职绩效考核流程第28-29页
        2.2.8 车间(科室)副职绩效考核流程第29-30页
        2.2.9 一般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流程第30-31页
        2.2.10 班组长绩效考核流程第31-32页
        2.2.11 操服人员绩效考核流程第32-33页
        2.2.12 公司机关处室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流程第33-34页
        2.2.13 公司奖金切块流程第34-36页
        2.2.14 矿区奖金切块流程第36-37页
        2.2.15 二级单位奖金切块流程第37-39页
        2.2.16 科干奖金发放流程第39-40页
        2.2.17 车间-装置(专区)-班组奖金切块流程第40-44页
        2.2.18 车间-班组奖金切块流程第44-45页
        2.2.19 中层管理人员奖金发放流程第45-47页
        2.2.20 单位班子副职奖金发放流程第47-48页
        2.2.21 车间(科室)正副职奖金发放流程第48-50页
        2.2.22 其它人员奖金发放流程第50-51页
第三章 系统设计第51-110页
    3.1 软件架构设计第51-52页
    3.2 功能架构设计第52-55页
    3.3 主要功能设计第55-67页
        3.3.1 指标库管理第55页
        3.3.2 组织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管理第55-56页
        3.3.3 组织绩效考核-专业管理考核第56-57页
        3.3.4 组织绩效考核-否决考核第57-58页
        3.3.5 组织绩效考核-班组自评考核管理第58页
        3.3.6 组织绩效考核-组织绩效考核结果管理第58-59页
        3.3.7 员工绩效考核-绩效合同打分表管理第59-60页
        3.3.8 员工绩效考核-岗位绩效卡管理第60-61页
        3.3.9 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第61-62页
        3.3.10 员工绩效考核-事件考核第62-63页
        3.3.11 员工绩效考核-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管理第63-64页
        3.3.12 组织奖金分配第64-65页
        3.3.13 员工奖金发放第65-66页
        3.3.14 特殊奖金管理第66-67页
        3.3.15 权限管理第67页
    3.4 数据库设计第67-107页
        3.4.1 系统基础模块第68-78页
        3.4.2 绩效管理模块第78-96页
        3.4.3 报表模块第96-98页
        3.4.4 工作流模块第98-105页
        3.4.5 系统接口第105-107页
    3.5 程序实现及服务接口设计第107-110页
        3.5.1 架构相关DLL说明第107-108页
        3.5.2 平台主接口设计说明第108页
        3.5.3 程序服务接口实现设计第108-110页
第四章 系统实现第110-117页
    4.1 系统主要功能展示第110-114页
    4.2 系统主要技术特色第114-115页
        4.2.1 成熟性第114页
        4.2.2 可靠性和安全性第114页
        4.2.3 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第114页
        4.2.4 系统可用性第114页
        4.2.5 系统可维护性第114-115页
    4.3 系统实现效果第115-117页
        4.3.1 绩效管理业务覆盖率第115页
        4.3.2 业务需求满足率第115页
        4.3.3 用户操作响应时间第115-117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合储能的组合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考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主动配电网源网荷优化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