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基于SD模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贷款风险补偿的模式、运行机制及所取得的成效第9-11页
        1.2.2 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缺陷及改进对策第11-12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1 论文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2 论文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基于模糊Borda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第15-31页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15-16页
        2.1.1 指标选取原则第15页
        2.1.2 指标体系确立第15-16页
    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第16-21页
        2.2.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第16-17页
        2.2.2 实证分析第17-21页
    2.3 基于熵权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第21-25页
        2.3.1 熵权法概述第21-23页
        2.3.2 实证分析第23-25页
    2.4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组合评价第25-30页
        2.4.1 模糊Borda法概述第25-26页
        2.4.2 组合评价第26-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基于准公共产品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分析第31-39页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分析第31-33页
        3.1.1 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第31页
        3.1.2 正的外部性第31-33页
    3.2 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分析第33-37页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第33-34页
        3.2.2 补偿政策的运行机制第34-35页
        3.2.3 补偿政策的现状分析第35-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SD模拟模型及仿真第39-49页
    4.1 系统动力学概述第39页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SD模型的运作分析第39-40页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SD模型系统因果关系分析第40-41页
        4.3.1 系统因果关系图第40页
        4.3.2 模型主要因果关系分析第40-41页
    4.4 科技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SD模型系统流图的构建第41-42页
    4.5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SD模型系统方程的设计第42-44页
    4.6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SD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第44-48页
        4.6.1 SD模型仿真模拟第44-46页
        4.6.2 SD模型灵敏度分析及影响结果第46-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优化研究第49-58页
    5.1 新规制理论及其进展第49-50页
        5.1.1 新规制经济学发展第49页
        5.1.2 新规制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第49-50页
    5.2 非对称信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最优补偿制度第50-56页
        5.2.1 非对称信息下的“局部补贴”政策第51-56页
        5.2.2 “局部补贴”政策与“无补贴”政策比较第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以A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下一篇:银行理财产品网络营销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