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张乔及其诗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6-13页
    一、论文选题理由与意义第6-8页
    二、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第8-13页
第一章 张乔生平交游创作考论第13-34页
    第一节 张乔的生平第13-18页
    第二节 张乔的交游第18-28页
    第三节 张乔的创作第28-34页
第二章 张乔诗歌的题材类别第34-63页
    第一节 情深意切的赠别诗——贤士之歌第34-40页
    第二节 羁旅江湖的咏怀诗——游士之歌第40-48页
    第三节 行吟天下的边塞诗——壮士之歌第48-53页
    第四节 静水流深的隐逸诗——隐士之歌第53-63页
第三章 张乔诗歌的思想内涵第63-78页
    第一节 心怀魏阙的儒家情怀第63-68页
    第二节 闲适自然的道家境界第68-72页
    第三节 超脱红尘的佛家心灵第72-78页
第四章 闲淡空远、清寂绵幽的诗歌意境第78-93页
    第一节 渔樵、云帆、松鹤式意象第78-86页
    第二节 闲淡、空远、清幽式意境第86-93页
第五章 抱诚守真、深刻隐秀的抒情艺术第93-104页
    第一节 真诚的抒情艺术第93-97页
    第二节 深刻的抒情艺术第97-99页
    第三节 隐秀的抒情艺术第99-104页
第六章 清雅流逸、瘦寒奇崛的语言特色第104-117页
    第一节 清雅明净的语言第104-107页
    第二节 婉曲流逸的语言第107-109页
    第三节 瘦寒孤冷的语言第109-114页
    第四节 悲怆奇崛的语言第114-117页
第七章 张乔诗歌的形成原因第117-123页
    第一节 云诡波谲的晚唐世风第117-119页
    第二节 诗可以群的池州文化第119-121页
    第三节 四海为家的生命体验第121-123页
第八章 张乔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第123-131页
    第一节 历史地位第123-124页
    第二节 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第124-131页
结语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口三诗人研究
下一篇:宋代风景组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