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第9-11页 |
1.2.2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11-12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2页 |
1.3 研究理论 | 第12-13页 |
1.3.1 社会认同理论 | 第12-13页 |
1.3.2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3页 |
1.4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1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1.5.2 深度访谈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社工专业硕士就业状况调查 | 第15-22页 |
2.1 调查内容 | 第15页 |
2.2 个人基本信息 | 第15-16页 |
2.3 职业发展状况 | 第16-22页 |
2.3.1 目前工作状况 | 第16-17页 |
2.3.2 工作类型 | 第17-18页 |
2.3.3 工作满意度 | 第18-19页 |
2.3.4 工作单位所在地区 | 第19页 |
2.3.5 薪资情况 | 第19-20页 |
2.3.6 工作与专业的吻合度 | 第20-22页 |
第3章 社工专业硕士就业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2页 |
3.1 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 第22-25页 |
3.1.1 “叫好不叫座”——利好政策与实际就业状况之间的反差 | 第22-23页 |
3.1.2 就业对口率低 | 第23-24页 |
3.1.3 跳槽现象频繁 | 第24-25页 |
3.2 就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3.2.1 薪酬福利水平低 | 第25-26页 |
3.2.2 专业认同度低 | 第26-28页 |
3.2.3 社会认同度不高 | 第28-29页 |
3.2.4 职业体系不完善,晋升空间狭窄 | 第29页 |
3.3 就业困境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9-32页 |
3.3.1 社会认同理论分析 | 第29-30页 |
3.3.2 优势视角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个案:“去而复返”的毕业生M | 第32-37页 |
4.1 案主基本情况 | 第32页 |
4.2 社工硕士毕业生M的就业历程 | 第32-35页 |
4.2.1 初次就业 | 第32-33页 |
4.2.2 企业生涯 | 第33-34页 |
4.2.3 重返社工 | 第34-35页 |
4.3 对毕业生M就业历程的分析 | 第35-37页 |
第5章 改善我国社工硕士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 第37-41页 |
5.1 政府层面 | 第37-38页 |
5.1.1 提升社工机构准入条件,提高社工机构专业化水平 | 第37页 |
5.1.2 完善职业晋升机制,畅通流动选拔渠道 | 第37-38页 |
5.1.3 完善社工薪酬制度,提高社工福利水平 | 第38页 |
5.1.4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普及与宣传 | 第38页 |
5.2 高校层面 | 第38-39页 |
5.2.1 完善教育课程设置,增加社工实务课程比重 | 第38-39页 |
5.2.2 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合作,给学生提供社工实习平台 | 第39页 |
5.2.3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第39页 |
5.3 个体层面 | 第39-41页 |
5.3.1 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第39-40页 |
5.3.2 有目标的学习,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一 | 第44-46页 |
附录二:访谈名单 | 第46-47页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