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分析归纳法 | 第15页 |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群众与群众路线的概念和理论 | 第16-27页 |
一、群众的概念辨析 | 第16-22页 |
(一) 西方理论视野中的群众概念与群众观 | 第16-18页 |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概念与群众观 | 第18-20页 |
(三)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概念与群众观 | 第20-22页 |
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含义及当代价值 | 第22-27页 |
(一) 群众路线的内涵与实质 | 第23页 |
(二) 群众路线的特征 | 第23-25页 |
(三) 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方式 | 第27-47页 |
一、“表达机制”的含义及其功能 | 第27-29页 |
(一)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含义 | 第27-28页 |
(二)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基本功能 | 第28-29页 |
二、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29-36页 |
(一)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主体要素 | 第29-30页 |
(二)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载体要素 | 第30-33页 |
(三)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媒介要素 | 第33-34页 |
(四)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保障要素 | 第34-36页 |
三、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运行机理 | 第36-39页 |
(一) 群众需要和实践的推动是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运行动力 | 第36-37页 |
(二) 促进基本要素间的互动是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运行方式 | 第37-38页 |
(三) 科学的绩效评价方式是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监控体系 | 第38页 |
(四) 制度供给和配套内容是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基础设施 | 第38-39页 |
四、群众路线表达机制的结构体系 | 第39-47页 |
(一) 发生机制 | 第39-40页 |
(二) 沟通机制 | 第40-43页 |
(三) 考评机制 | 第43-44页 |
(四) 保障机制 | 第44-47页 |
第三章 群众路线表达机制运行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47-55页 |
一、群众路线表达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 第47-50页 |
(一) 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常态化有待强化 | 第47-48页 |
(二) 群众路线实践表达效果有待拓展 | 第48-49页 |
(三) 群众路线实践考评机制有待完善 | 第49页 |
(四) 群众路线实践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 第49-50页 |
二、群众路线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50-55页 |
(一) 自觉实践意识不够 | 第51页 |
(二)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 第51-52页 |
(三) 创新表达思维不够 | 第52-53页 |
(四) 规章制度协调不够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完善群众路线表达机制 | 第55-65页 |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群众路线表达方式 | 第55-57页 |
(一) 群众意愿表达制度化 | 第55-56页 |
(二) 群众路线教育制度化 | 第56页 |
(三) 干群联系和利益诉求制度化 | 第56-57页 |
(四) 监督考评制度化 | 第57页 |
二、优化工作方式,落实群众路线各项要求 | 第57-59页 |
(一) 在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中落实群众路线 | 第57-58页 |
(二) 在完善制度建设和考评机制中落实群众路线 | 第58页 |
(三) 在创新方法和拓宽实践领域中落实群众路线 | 第58-59页 |
三、提升媒介素养,增强群众路线宣传效果 | 第59-61页 |
(一) 以新思维辩证认识传统教育形式 | 第60页 |
(二) 以新媒介推进群众路线宣传教育 | 第60-61页 |
(三) 以新方法体现各种媒体的协作效应 | 第61页 |
四、注重公民素质培养,拓宽群众参与领域 | 第61-63页 |
(一) 组织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61-62页 |
(二) 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相结合 | 第62页 |
(三) 群众性创建活动与党员干部楷模作用结合 | 第62-63页 |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牢筑群众路线的组织基础 | 第63-65页 |
(一)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 | 第63-64页 |
(二) 加强基层组织的作风建设 | 第64页 |
(三) 加强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