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客运站论文

高铁客站施工阶段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9-19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9-12页
        1.1.1 铁路客站的发展及现状第9页
        1.1.2 高铁客站的新要求第9-10页
        1.1.3 高铁客站施工阶段安全评价研究第10-12页
    1.2 高铁客站施工安全评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概况第14-16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1.4.1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7-19页
2.高铁客站施工阶段安全评价的相关理论第19-27页
    2.1 安全评价概述第19-22页
    2.2 建筑施工阶段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2-23页
    2.3 高铁客站施工安全评价方法分析第23-27页
        2.3.1 高铁客站的施工特点第23-24页
        2.3.2 高铁客站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第24-25页
        2.3.3 高铁客站施工安全评价流程第25-27页
3.高铁客站施工阶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第27-38页
    3.1 高铁客站施工危险因素分析第27-30页
        3.1.1 高处坠落事故分析第28-29页
        3.1.2 物体打击事故分析第29页
        3.1.3 机械伤害事故分析第29页
        3.1.4 触电事故分析第29页
        3.1.5 坍塌事故分析第29-30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30-33页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30-31页
        3.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第31-33页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38页
        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3-36页
        3.3.2 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36-38页
4.基于LEC-灰色关联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第38-57页
    4.1 基于LEC-灰色关联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38-49页
        4.1.1 权重确定方法的分析选择第38-39页
        4.1.2 基于LEC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第39-43页
        4.1.3 基于灰色关联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第43-49页
    4.2 高铁客站施工阶段的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第49-57页
        4.2.1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模型第49-50页
        4.2.2 基于LEC-灰色关联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第50-57页
5 高铁客站施工阶段安全评价模型的应用第57-76页
    5.1 案例背景第57-58页
        5.1.1 工程概况第57页
        5.1.2 哈密高铁客站工程特点第57-58页
    5.2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第58页
    5.3 项目实例安全综合评价第58-75页
        5.3.1 高铁客站施工阶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第58-59页
        5.3.2 运用LEC-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指标项权重第59-68页
        5.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安全评价分析第68-75页
    5.4 小结第75-76页
6.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表第82-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水稻HD Domain基因WFSL1调控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