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表 | 第8-12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1.1 怀菊花简介 | 第12页 |
1.2 怀菊花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组织培养 | 第12-14页 |
1.2.2 怀菊花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染色体加倍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 | 第14-17页 |
1.3.1 染色体加倍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2 染色体加倍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3 染色体加倍对植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16页 |
1.3.4 染色体加倍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2 试验地点及栽培管理 | 第18-19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9-23页 |
2.3.1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2.3.2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大田形态比较 | 第19-20页 |
2.3.3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大田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 第20-21页 |
2.3.4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大田产量比较 | 第21页 |
2.3.5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花期关键合成酶活性比较 | 第21-22页 |
2.3.6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品质的比较 | 第22页 |
2.3.7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的高温耐性分析 | 第22-2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66页 |
3.1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大田形态的比较 | 第24-27页 |
3.1.1 株高比较 | 第24页 |
3.1.2 冠幅比较 | 第24-27页 |
3.2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大田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 第27-45页 |
3.2.1 片光合色素含量比较 | 第27-32页 |
3.2.2 叶片N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 第32-35页 |
3.2.3 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关指标比较 | 第35-40页 |
3.2.4 叶片保护酶相关指标比较 | 第40-45页 |
3.3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大田产量比较 | 第45-49页 |
3.3.1 单株分枝数、分蘖数比较 | 第45页 |
3.3.2 单朵花直径、花厚度、花层数比较 | 第45-46页 |
3.3.3 单株花头数比较 | 第46-47页 |
3.3.4 单株花鲜重、花干重比较 | 第47页 |
3.3.5 花鲜重、花干重亩产比较 | 第47-49页 |
3.4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药用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活的比较 | 第49-54页 |
3.5 怀菊花染色体加倍植株药用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54-57页 |
3.6 高温处理对 1-CK和 1-D2试管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57-66页 |
3.6.1 高温处理对 1-CK和 1-D2试管苗叶片光和色素的影响 | 第58-59页 |
3.6.2 高温处理对 1-CK和 1-D2试管苗叶片中渗透调节含量的影响 | 第59页 |
3.6.3 高温处理对 1-CK和 1-D2试管苗叶片膜脂过氧化指标影响 | 第59-61页 |
3.6.4 高温处理对 1-CK和 1-D2试管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61-66页 |
4 讨论 | 第66-74页 |
4.1 染色体加倍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 第66页 |
4.2 染色体加倍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66-69页 |
4.3 染色体加倍对植株产量的影响 | 第69页 |
4.4 染色体加倍对植株品质的影响 | 第69-70页 |
4.5 染色体加倍对植株抗逆性的影响 | 第70-74页 |
5 结论 | 第74-75页 |
图版 | 第7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