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长篇小说开篇艺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选题的缘起 | 第10页 |
2.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学术价值及选题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范围界定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研究范围界定 | 第13-14页 |
2.“开篇”一词的界定 | 第14-16页 |
一、明代长篇小说开篇的模式 | 第16-28页 |
(一)人物开篇 | 第16-24页 |
1.中心人物开篇 | 第17-19页 |
2.次要人物开篇 | 第19-21页 |
3.正面人物开篇 | 第21-23页 |
4.反面人物开篇 | 第23-24页 |
(二)情节开篇 | 第24-26页 |
1.神奇怪异型 | 第24-25页 |
2.因果循环型 | 第25-26页 |
(三)“楔子”开篇 | 第26-28页 |
二、明代长篇小说开篇的叙事艺术 | 第28-34页 |
(一)开篇的预叙艺术 | 第28-29页 |
(二)开篇的叙事视角 | 第29-34页 |
1.讲史演义小说的公正视角 | 第30-32页 |
2.《金瓶梅》的俯瞰视角 | 第32-34页 |
三、明代长篇小说开篇体现的思想 | 第34-42页 |
(一)儒家思想 | 第34-36页 |
1.“仁政”思想 | 第35页 |
2.“忠义”思想 | 第35-36页 |
(二)哲学思想 | 第36-39页 |
1.明代长篇小说开篇中的历史观 | 第36-37页 |
2.明代长篇小说开篇中的因果观 | 第37-38页 |
3.明代长篇小说开篇中的斗争哲学 | 第38-39页 |
(三)宗教思想 | 第39-42页 |
1.道教思想 | 第39-40页 |
2.佛教思想 | 第40-42页 |
四、明代长篇小说开篇的功能 | 第42-46页 |
(一)统领全篇的结构功能 | 第42-45页 |
1.为整体结构奠定基础 | 第43页 |
2.与“尾”呼应的布局 | 第43-45页 |
(二)凸显主题的寓意功能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