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公共性”内涵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网络教育内涵及特征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概述 | 第19-26页 |
2.1 公共性的内涵及特征 | 第19-21页 |
2.1.1 公共性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2 公共性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 网络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 第21-23页 |
2.2.1 网络教育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2 网络教育的特征 | 第22-23页 |
2.3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 第23-26页 |
2.3.1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的内涵 | 第23-24页 |
2.3.2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的目标 | 第24-26页 |
3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3.1 网络教育的公共人问题:网络教育没有培养真正的“公共人” | 第27-30页 |
3.1.1 公共意识淡薄 | 第27-29页 |
3.1.2 公共精神失落 | 第29-30页 |
3.2 网络教育的社会公共性问题:网络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 | 第30-34页 |
3.2.1 贫困地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足 | 第31-32页 |
3.2.2 网络教育资源的分配在结构上不均衡 | 第32-34页 |
4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4-39页 |
4.1 社会公众公共意识不足 | 第34页 |
4.2 政府治理公共性不足 | 第34-35页 |
4.3 网络教育组织公共理念不足 | 第35-36页 |
4.3.1 网络教育组织公共性目标不明确 | 第35页 |
4.3.2 网络教育组织的教育模式缺乏公共性 | 第35-36页 |
4.4 网络教育教师的公共精神不足 | 第36-37页 |
4.5 学习者主体意识有待加强 | 第37-39页 |
4.5.1 学习者自律意识不强 | 第37-38页 |
4.5.2 学习者批判反思意识不强 | 第38-39页 |
5 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 | 第39-45页 |
5.1 提升社会公众公共意识 | 第39-40页 |
5.2 加强政府治理的公共性 | 第40页 |
5.3 加强网络教育组织公共性建设 | 第40-42页 |
5.3.1 明确网络教育公共性目标 | 第40-41页 |
5.3.2 加强网络教育模式的公共性建设 | 第41-42页 |
5.4 加强网络教育教师队伍的公共精神建设 | 第42-43页 |
5.5 加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 | 第43-45页 |
5.5.1 加强学习者的自律意识 | 第43页 |
5.5.2 加强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 | 第43-45页 |
6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