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模数直齿圆柱齿轮镦压挤胀复合冷精锻成形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小模数齿轮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1 小模数齿轮的常用材料 | 第14-15页 |
1.2.2 小模数齿轮的技术要求 | 第15-16页 |
1.3 齿轮精锻的发展现状 | 第16-22页 |
1.3.1 冷精锻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1.3.2 温精锻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3.3 热精锻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1.4 金属体积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22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5.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5.3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冷锻工艺 | 第25-37页 |
2.1 单一冷锻工艺 | 第25-28页 |
2.1.1 分流锻造 | 第25-26页 |
2.1.2 闭塞锻造 | 第26页 |
2.1.3 浮动凹模法 | 第26-27页 |
2.1.4 径向导流成形 | 第27-28页 |
2.2 复合成形工艺 | 第28-30页 |
2.2.1 轴分流和浮动凹模耦合成形工艺 | 第28-29页 |
2.2.2 直齿轮刚性平移两步成形工艺 | 第29-30页 |
2.2.3 预锻分流区-分流终锻成形工艺 | 第30页 |
2.3 直齿圆柱齿轮镦压挤胀复合成形工艺 | 第30-32页 |
2.4 齿轮成形设备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数值模拟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 第37-43页 |
3.1 刚/粘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3.1.1 刚/粘塑性材料的基本假设 | 第37页 |
3.1.2 塑性力学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3.2 刚塑性有限元法马尔科夫变分原理 | 第38-39页 |
3.3 有限元的求解方法 | 第39-40页 |
3.4 有限元求解列式 | 第40-42页 |
3.4.1 单元应变速率矩阵 | 第40-41页 |
3.4.2 体积应变速率矩阵 | 第41页 |
3.4.3 等效应变速率矩阵 | 第41页 |
3.4.4 单元刚度矩阵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小模数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成形分析 | 第43-75页 |
4.1 小模数直齿圆柱齿轮的建模 | 第43-48页 |
4.1.1 齿轮参数 | 第43-44页 |
4.1.2 DEFORM-3D软件 | 第44-45页 |
4.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4.2 传统镦压工艺成形分析 | 第48-55页 |
4.2.1 载荷分析 | 第48-49页 |
4.2.2 速度场分析 | 第49-51页 |
4.2.3 应力分析 | 第51-53页 |
4.2.4 应变分析 | 第53-55页 |
4.3 镦压挤胀成形工艺成形分析 | 第55-66页 |
4.3.1 镦压挤胀成形工艺的载荷分析 | 第55-57页 |
4.3.2 速度场分析 | 第57-60页 |
4.3.3 应力分析 | 第60-62页 |
4.3.4 应变分析 | 第62-66页 |
4.4 镦压挤胀工艺参数对成形载荷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1 挤胀速度对载荷的影响 | 第66页 |
4.4.2 挤压量对载荷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3 摩擦系数对载荷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 模具磨损分析 | 第68-72页 |
4.5.1 凹模模具磨损深度分析 | 第68-70页 |
4.5.2 镦压凸模磨损深度分析 | 第70-71页 |
4.5.3 挤胀凸模的磨损分析 | 第71-72页 |
4.6 挤胀凸模冲头改进的模拟分析 | 第72-74页 |
4.6.1 挤胀凸模的磨损 | 第72-73页 |
4.6.2 冲头的改进对金属坯料的载荷的影响 | 第73-74页 |
4.7 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5-7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