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15-18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棘波分析方法设计 | 第18-30页 |
2.1 动物手术及信号记录 | 第18页 |
2.2 药物急性癫痫模型的建立 | 第18-21页 |
2.3 高频电刺激的实施 | 第21-22页 |
2.4 棘波的定量分析指标及自动提取算法 | 第22-27页 |
2.4.1 海马区棘波的定量分析指标设计 | 第22-25页 |
2.4.2 棘波的自动提取算法 | 第25-27页 |
2.5 棘波自动检测算法的评价 | 第27-28页 |
2.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海马区急性药物癫痫模型的棘波分析结果 | 第30-38页 |
3.1 两种急性药物癫痫模型的痫样活动特征 | 第30-32页 |
3.2 癫痫模型中PS的自动检测结果 | 第32-34页 |
3.3 痫样模型中PS特性的比较 | 第34-36页 |
3.3.1 PS的形态及发放强度比较 | 第34页 |
3.3.2 PS发放时间间隔比较 | 第34-36页 |
3.4 讨论 | 第36-38页 |
第4章 海马区输入通路高频电刺激期间的棘波分析结果 | 第38-48页 |
4.1 轴突高频电刺激对于下游神经元群体具有兴奋作用 | 第38-39页 |
4.2 不同频率的高频电刺激诱发的棘波比较 | 第39-44页 |
4.2.1 刺激频率对于棘波的波形特征及发放强度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2 刺激频率对于棘波发放模式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 讨论 | 第44-48页 |
第5章 间歇式高频电刺激诱发的棘波 | 第48-58页 |
5.1 间歇式高频刺激诱发的棘波发放 | 第48-51页 |
5.2 间歇式刺激增强高频刺激的兴奋作用 | 第51-54页 |
5.2.1 间歇式刺激期间棘波的波形特征与发放强度分析 | 第51-52页 |
5.2.2 间歇式刺激期间棘波发放模式的变化 | 第52-54页 |
5.3 讨论 | 第54-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2页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第58-60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