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的相关研究 | 第14-27页 |
·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新型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共性和差异性 | 第17-18页 |
·福利和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福利 | 第18-19页 |
·社会福利 | 第19-20页 |
·新型工业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20-22页 |
·新型工业化对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有促进作用 | 第20-21页 |
·新型工业化对社会福利的制约因素 | 第21-22页 |
·新型工业化的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新型工业化研究方法探讨 | 第22-24页 |
·有关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研究 | 第24-25页 |
·综合程度和关联度概念及其联系 | 第25-27页 |
·综合程度 | 第25页 |
·关联度 | 第25-26页 |
·综合程度与关联度之间的联系 | 第26-27页 |
3 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综合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6页 |
·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综合程度的评价原则 | 第27-28页 |
·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综合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基准 | 第28-30页 |
·新型工业化综合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基准 | 第28-29页 |
·社会福利综合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基准 | 第29-30页 |
·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综合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6页 |
·新型工业化综合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3页 |
·社会福利综合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6页 |
4 广西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关联度分析 | 第36-49页 |
·广西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的综合程度分析 | 第36-42页 |
·各指标值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新型工业化及社会福利综合程度的计算公式 | 第38页 |
·计算步骤以及结果 | 第38-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广西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关联度分析 | 第42-49页 |
·新型工业化与社会福利综合程度关联度的计算公式 | 第42-43页 |
·计算步骤以及结果 | 第43-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5 广西发展新型工业化增进社会福利的保障措施 | 第49-63页 |
·广西发展新型工业化增进社会福利的思路 | 第49页 |
·广西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及领域 | 第49-59页 |
·重点提升的指标 | 第49-50页 |
·各指标体系中应提升的产业 | 第50-56页 |
·广西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 | 第56-59页 |
·广西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保障措施 | 第59-63页 |
·加强劳动力资源管理 | 第59-60页 |
·加强资本资源支持 | 第60页 |
·提升科技支持 | 第60-61页 |
·加大环境支持 | 第61-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论文结论 | 第6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