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谜语对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9页 |
(一)汉、越的谜语的现状、研究成就与相关理论 | 第9页 |
(二)汉、越谜语的定义、特点、历史和作用对比 | 第9页 |
(三)汉、越谜语的结构、分类、修辞手法对比 | 第9页 |
(四)谜语和将谜语运用到课堂教学 | 第9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本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4页 |
(一)中国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越南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其他国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汉、越谜语概述 | 第14-49页 |
第一节 谜语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18页 |
一、谜语的概念 | 第14页 |
二、谜语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三、谜语的特性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谜语里的反映对象及内容 | 第18-21页 |
一、谜语里的反映对象 | 第18-20页 |
(一)汉语谜语 | 第18页 |
(二)越南语谜语 | 第18-20页 |
(三)汉、越谜语里反映对象的异同点 | 第20页 |
二、谜语的内容 | 第20-21页 |
(一)含着实践的知识 | 第20-21页 |
(二)含着社会内容和意义 | 第21页 |
第三节 汉、越谜语的起源和历史 | 第21-24页 |
一、汉语谜语 | 第21-23页 |
(一)谜语的起源 | 第21-22页 |
(二)谜语的历史 | 第22-23页 |
二、越南语谜语 | 第23-24页 |
(一)谜语的起源 | 第23页 |
(二)谜语的历史 | 第23-24页 |
三、汉、越语谜语的起源和历史的异同 | 第24页 |
第四节 制作汉越谜语的依据及方法 | 第24-49页 |
一、制谜的依据 | 第24-38页 |
(一)汉语制谜的依据 | 第24-27页 |
(二)越南语制谜依据 | 第27-38页 |
(三)汉、越语制作谜语的依据的异同 | 第38页 |
二、制谜的方法 | 第38-49页 |
(一)汉语制谜的方法 | 第38-39页 |
(二)越南语制谜的方式 | 第39-48页 |
(三)汉越语制谜方法的异同 | 第48-49页 |
第二章 汉、越谜语的语言本体对比分析 | 第49-71页 |
第一节 汉、越谜语的结构 | 第49-62页 |
一、汉语谜语 | 第49-50页 |
(一)谜面 | 第49页 |
(二)谜目 | 第49-50页 |
(三)谜底 | 第50页 |
(四)谜格 | 第50页 |
二、越南语谜语 | 第50-61页 |
(一)谜面 | 第50-51页 |
(二)谜底 | 第51页 |
(三)谜格 | 第51-61页 |
三、汉、越谜语结构的异同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汉、越谜语的分类 | 第62-65页 |
一、汉语谜语分类 | 第62-63页 |
(一)事物谜(民间谜语) | 第62-63页 |
(二)灯谜(文义谜) | 第63页 |
二、越南语谜语分类 | 第63-65页 |
(一)直接谜语 | 第64-65页 |
(二)间接谜语 | 第65页 |
三、汉、越谜语分类的异同 | 第65页 |
第三节 汉、越谜语的韵律及修辞手法 | 第65-71页 |
一、韵律 | 第65-67页 |
(一)汉语谜语的韵律 | 第65-66页 |
(二)越南语谜语的韵律 | 第66-67页 |
(三)汉、越谜语的韵律的异同 | 第67页 |
二、修辞手法 | 第67-71页 |
(一)汉语谜语的修辞手法 | 第67-68页 |
(二)越南语谜语的修辞手法 | 第68-70页 |
(三)汉、越谜语修辞手法的异同 | 第70-71页 |
第三章 谜语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71-77页 |
第一节 汉、越谜语的作用 | 第71-72页 |
一、汉语谜语的作用 | 第71-72页 |
二、越南语谜语的作用 | 第72页 |
第二节 将谜语运用到课堂教学 | 第72-77页 |
一、将谜语运用到课堂教学的作用 | 第72-73页 |
二、运用谜语学习汉字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