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汽车ESP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硬件在环验证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ESP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6-18页
        1.2.1 ESP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ESP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ESP控制系统简介第18-19页
        1.3.1 ESP的结构第18-19页
        1.3.2 ESP的工作原理第19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汽车ESP系统动力学建模第21-28页
    2.1 整车模型第21-22页
    2.2 轮胎模型第22-23页
        2.2.1 车轮垂直载荷计算第22-23页
        2.2.2 车轮侧偏角计算第23页
    2.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参考模型第23-26页
    2.4 整车模型及二自由度参考模型的仿真分析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算法第28-38页
    3.1 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28-29页
    3.2 卡尔曼滤波算法原理第29-31页
        3.2.1 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第29-30页
        3.2.2 滤波器公式推导第30页
        3.2.3 卡尔曼滤波算法流程第30-31页
    3.3 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最小二乘法的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第31-34页
        3.3.1 基于卡尔曼滤波轮胎力估算第32-33页
        3.3.2 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法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第33-34页
    3.4 路面附着系数估算结果验证第34-37页
        3.4.1 高附着路面仿真验证第35-36页
        3.4.2 低附着路面仿真验证第36页
        3.4.3 变附着路面仿真验证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汽车ESP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第38-55页
    4.1 汽车ESP控制系统控制变量选取与期望值计算第38-39页
        4.1.1 控制变量选取第38-39页
        4.1.2 控制变量期望值计算第39页
    4.2 汽车失稳状态判断第39-40页
    4.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结构第40-41页
    4.4 上层控制器设计第41-45页
        4.4.1 上层控制器结构第41-42页
        4.4.2 滑模控制简介第42页
        4.4.3 横摆角速度滑模控制器设计第42-43页
        4.4.4 质心侧偏角滑模控制器设计第43-44页
        4.4.5 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协调控制第44-45页
    4.5 下层控制器设计第45-47页
        4.5.1 制动力的分配第45-46页
        4.5.2 车轮制动压力计算第46-47页
    4.6 仿真分析第47-54页
        4.6.1 正弦工况实验第47-49页
        4.6.2 角阶跃工况实验第49-50页
        4.6.3 鱼钩工况实验第50-52页
        4.6.4 变附着系数工况实验第52-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基于NI-PXI实时系统的汽车ESP硬件在环试验研究第55-65页
    5.1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方案及原理第55-57页
        5.1.1 HIL试验台方案第55-56页
        5.1.2 HIL试验台工作原理第56-57页
    5.2 HIL试验台组成第57-62页
        5.2.1 ESP试验台软件组成第58-60页
        5.2.2 ESP试验台硬件组成第60-62页
    5.3 HIL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轿车内饰车身模态分析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新型8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液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