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双材料管类零件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双材料结构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第16-20页
        1.2.1 基础理论研究第16页
        1.2.2 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1.2.3 应力奇异性计算第17-18页
        1.2.4 奇异应力场研究第18-20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20-21页
        1.3.1 主要内容第20页
        1.3.2 主要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分析第21-30页
    2.1 界面的力学模型及分类第21-23页
    2.2 界面应力奇异性第23-24页
    2.3 应力奇异性的数值分析方法第24-25页
    2.4 双材料界面组合的?-?图第25-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平面双材料圆环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分析第30-43页
    3.1 圆环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第30-35页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第30-32页
        3.1.2 有限元分析第32-33页
        3.1.3 圆环界面应力奇异域应力与位移数值的读取第33-35页
    3.2 双材料圆环界面端奇异应力场的数值分析第35-38页
    3.3 平面双材料圆环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特征值的计算方法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的理论分析第43-61页
    4.1 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分析第43-45页
    4.2 算例及验算第45-50页
        4.2.1 单一应力奇异性特征值的计算第45-47页
        4.2.2 多重应力奇异性的计算第47-48页
        4.2.3 算例验算第48-50页
    4.3 双材料圆管界面中部应力奇异性分析第50-54页
    4.4 减小或消除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的分析第54-59页
        4.4.1 分析影响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奇异应力场的条件第54-55页
        4.4.2 结合?-?图分析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奇异应力场的一般性规律第55-59页
        4.4.3 减小或消除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的方法第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双材料圆管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的实验分析第61-74页
    5.1 实验原理第61-62页
        5.1.1 电阻应变片原理第61页
        5.1.2 应变花的基本理论第61-62页
    5.2 实验目的第62-63页
    5.3 实验所需的主要设备、仪器以及材料第63-65页
    5.4 实验步骤第65页
    5.5 应力分布实验第65-69页
        5.5.1 铜铝双金属圆管试件的应力分布实验第65-67页
        5.5.2 铜/尼龙双材料圆管试件的应力分布实验第67-69页
    5.6 应力失效实验第69-72页
        5.6.1 铜铝双金属圆管试件的应力失效实验第69-71页
        5.6.2 铜/尼龙双材料圆管试件的应力失效实验第71-72页
    5.7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6.1 全文总结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自由度机械手臂的研究与仿真
下一篇:塑料异型材包装线设计及有限元分析